【大紀元2016年07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報導)中共財政部長樓繼偉日前表示,要積極推動房地產稅制改革。此言一出引發了大陸民眾的極大關注,一旦實施房產稅,有兩個問題是民眾最為關心的。
民眾對房產稅的兩個憂慮
樓繼偉23日在成都舉行的G20稅收高級別研討會上表示,積極推動房地產稅制改革,解決收入分配問題,這是一個難題,但也義無反顧地要做。
此言一出,大陸民眾議論紛紛,有說明年房產稅就會出台的,有說最早也要等到2018年的,有說至少5年內不會有動靜的。但有網站表示,有關房產稅,民眾中最關心的還是兩個問題。
第一,如果房地產稅實施,有房的居民是不是要增加一筆稅費支出?
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按照國際通行稅率徵收,確實壓力很大。
以北京為例,如果在北京二環購買一套100平米房子需要800萬元(人民幣,下同),按照1.5%(1.5%的稅率被認為是世界通行做法)的稅率計算,每年需要繳納的房地產稅是12萬(每月納稅1萬元);如果在四環購買一套100平米的房子需要500萬元,每年需要繳納的房地產稅為7.5萬元(每月納稅 6,250元)。
但從目前上海、重慶試點房地產的稅率介於0.4%到1.2%之間來看,中國的房產稅或許會低於國際水平。
第二,房產稅真的能降房價嗎?對沒房的朋友是不是好消息?
該文表示,有了房產稅,持有第二套房子的成本將大大增加,這會導致準備購買第二套房子的投機者猶豫不前和已經擁有第二套房子的投機者拋售。
相對而言,買房的人在減少而賣房的人在增多,這相當於增加了供應減少了需求,而一項商品的供應增加需求減少將會引發商品降價。但是房價降多少還不好說,對要買房子的民眾來說還要看看情況。
大陸知名財經評論家、財經專欄作家葉檀7月24日撰文表示,像上海、重慶那樣政府可能將稅收維持在較低的水準,如此重要的做空工具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原因只有一個:使用者不希望房地產大幅下挫,而希望樓市出現軟著陸。在房產稅逐漸鋪開的過程中,取代土地財政的收入,這一過程將十分漫長。房產稅收入微不足道,房產稅本身也就失去了意義。
如果實行嚴厲的房產稅,相信房產稅推出之時,就是中國房地產市場大轉變之日。但是指望大城市房地產下挫然後抄底,這是幻想,房地產未來五年內不可能崩盤。
香港學者:房產稅單獨提出對經濟一定是壞事
鳳凰財經日前刊發了前香港大學經濟系教授許成鋼對大陸實施房產稅的看法,許成鋼認為,大陸本身已經內需不足,再推出房產稅對中國的經濟一定是壞事,不是好事。
許成鋼表示,所有的發達國家都征房地產稅,而房地產稅幾乎是所有發達國家地方稅的主要來源。但是最基本的就是發達國家是私有土地制度。私有土地制度的意思是說政府不存在靠賣土地獲得收入的那個手段。因為這個土地是私有的,那麼地方政府是依賴徵收房地產稅來解決地方財政問題。而且徵收房地產稅也都是地方議會決定的,地方議會是甚麼意思?就是地方的選民選出來的人,按照地方的意願決定的。
第一、這土地是私有的;第二、是在私有土地的條件下,土地所有者決定他們應該被征部分的稅,讓政府為他們提供服務,這是整個徵收房地產稅、土地稅的基礎。
而中國是全面的土地國有制。地方政府已經是在靠賣土地和出租土地獲得收入了,而且所有人現在使用的土地都是多少年的租期。這些都是一個非常基本的法理上的問題是需要解決的。
關鍵是目前中國面對的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內需不足,內需不足的原因是因為政府的收入過多,全體國民的收入占比過低。
在這個背景下,徵收房地產稅本身這個問題一定不能單獨提出來。這個問題的提出來一定是整套的制度配合在一起。單獨提出來,又多出了一個稅種來向人們徵稅,對全國的經濟一定是壞事,不是好事。
中共自認操作難度大
中共從2003年提出物業稅開始,民間反對之聲很大,至今已經13年了,房地產稅仍未正式出台。
中共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郝如玉在今年7月初舉行的第十屆中國經濟增長與週期論壇上也曾透露,目前大家關心的房地產稅仍在起草過程之中,操作難度很大。
除此之外,民間也有反對的聲音。
前華遠集團董事長任志強在去年12月14日的大陸2016網易經濟學家年會上,針對徵收房產稅有利於社會公平的觀點進行反駁說,原來定義房地產稅是土地不出讓,土地沒有出讓的情況下收房產稅還情有可原,現在土地70年租金大把地收,就沒有權利收房產稅了。在現有政策條件下征房產稅就是搶劫。
7月8日,大陸新媒體冰川思想庫刊登了趙瓊的一篇文章,趙瓊在文中表示,目前徵收房產稅沒有法律依據。
責任編輯:劉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