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吉達面臨恐襲威脅 法正式起訴尼斯案幫凶

反恐頻顯漏洞 IS藉怨恨招募成員

人氣 237

【大紀元2016年07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徐若水綜合報導)世界各地幾乎每星期都傳出重大恐怖襲擊事件,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也誓言要保護美國人的安全。然而,除了各國反恐存在安全漏洞外,成千上萬人離開家園加入極端組織的現象也令人擔憂。專家認為,這些恐怖組織在利用人們的不滿情緒招募成員,其中包括維吾爾人。

德國慕尼黑一家購物中心7月22日傳出槍擊事件,造成至少6人喪生,目擊者稱3人施襲。此前,美國也稱沙特阿拉伯西部海濱城市吉達面臨恐襲威脅。與此同時, 法國尼斯卡車攻擊案凶手布雷勒的5名同案嫌犯22日被依反恐法遭正式起訴並出庭。而新疆則被視為伊斯蘭國(IS)兵員第5大來源地。

 法國尼斯恐襲後,當地懸起寫有「全體團結」的巨幅標語。(AFP/Getty Images)
法國尼斯恐襲後,當地懸起寫有「全體團結」的巨幅標語。(AFP/Getty Images)

法國或面臨更多襲擊

涉嫌是布雷勒幫凶的5人分別是22歲的突尼斯裔法國人拉姆吉、37歲突尼斯人喬克利、40歲突尼斯人歐阿立得、38歲沙特人阿坦及其擁有法國和沙特雙重國籍的妻子恩克利嘉。其中拉姆吉、喬克利與歐阿立得被控為恐怖團體謀殺案幫凶,拉姆吉與阿坦夫妻還面臨違法持有恐怖犯罪相關武器的第2項指控。

這5名嫌疑人和布雷勒一樣,先前在法國情報部門那裏都沒有記錄。只有拉姆吉因搶劫與毒品犯罪有過犯罪紀錄。他帶領警方找到一枝卡拉希尼柯夫突擊步槍和一袋軍火。歐阿立得則在案發隔天返回現場,混在救護人員和記者之間拍攝。

恐襲案後,法國反恐部門動用400多名專家追蹤布雷勒各種醖釀恐襲的證據,發現布雷勒很可能2015年就開始準備發動恐襲。儘管IS宣稱主使這起攻擊,但調查人員迄今尚未發現布雷勒與該恐怖組織有聯繫的證據。

查證發現一系列蛛絲馬跡,但都未進入反恐監控的安全視線,顯示法國反恐存在驚人漏洞。如何識別並防止這種深喉恐怖嫌疑人,嚴峻擺在法國反恐機構面前。

IS在網上發表據信在伊拉克拍攝的視頻,2名說法語的極端分子威脅將在法國發動更多恐襲。法國總理瓦爾斯也警告,法國面臨更多襲擊,危險一方面來自那些從中東返鄉的極端主義者,另一方面是受到互聯網宣傳鼓動,從而走上極端道路的人。法國已呼籲預備兵加入志願保安行列。

司法要求尼斯刪錄像

法國明年面臨大選,去年年初血洗《查理週刊》案後全國表現出的超黨派團結目前基本煙消雲散。政府推出一系列反恐法,並調集軍隊在街道上巡邏。但國會調查委員會認為,新反恐法律對國家安全只具備「有限的影響」。

法國政府還啟動針對警方的調查。有指證顯示,案發當晚現場警力嚴重不足。在貨車衝進人行道口時,只有一輛警車值守。警方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和警力阻止大貨車。法國內政部對此則予以否認,稱步行道起點處有6名警察和2輛警車。

巴黎檢察院反恐分部則向尼斯市政府寄送司法申請,根據刑事訴訟法第53條和第706-24條,以及刑法第R642-1條的規定,要求該市監控中心刪除自尼斯 恐襲以來,6部攝像機在24小時內拍攝和記錄的所有影像。反恐分部還運送了幾台服務器,並收回與一些大事件有關、長達3萬小時的監控錄像。

這是首次有人要求摧毀證據,尼斯市和視頻監控中心可能因此被起訴。巴黎檢察院表示,此舉旨在避免無法掌管這些資料及這些資料被無法控制的傳播。一般情況下,尼斯市監控中心會在事發6天後自動刪除錄製畫面,但法律要求將這些畫面保存1個月。

與此同時,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表示,大使館收到消息,在吉達生活或準備前往該市的西方人,尤其是美國人經常出入的商業中心和餐館可能面臨威脅,但並未說明是 何種威脅。國務院提醒民眾更改前往沙特的路線和時間安排。據悉,7月4日美國國慶紀念日時,一名自殺襲擊者在吉達美領館附件引爆炸彈,導致2名安保人員受輕傷,但領館無人員傷亡。

新疆成IS第5大兵源

對IS新成員登記記錄的分析顯示,儘管向這個自我標榜的伊斯蘭王國蜂擁而去的人來自不同地區,有不同社會經濟背景,但許多人都有一個共性,就是對他們生活的地方抱有根深蒂固的仇恨。這種仇恨情緒被IS巧妙地利用,而且可能再次利用。

獨立研究員和新美國基金會報告《所有宗教戰爭都是地方性的》的作者羅森布拉特說:「用這種怨恨情緒作為共通線索能串聯起許多不同地區。」他瀏覽了由IS叛逃 者洩露出來的超過3,500份由IS蒐集的2013~2014年在土耳其和敘利亞邊界一帶外籍激進分子的登記表,「來自巴林的外籍激進分子一般都很年輕, 加入時平均19或20歲,但也有來自中國、年紀很大的激進分子」。

當羅森布萊特進一步對人口特徵詳細分析,觀察一個國家哪些地區向IS輸出最多激進分子時,就開始顯現一種趨勢,「我們關注的所有地方都有一段抗爭中央政府的歷史,甚至顯示出一些分裂運動的標誌……許多人把IS看作能替代自己國家的地方」。

其他研究也得出相似結論。美國西點軍校打擊恐怖主義中心今年4月發表題為《IS全球勞工》的研究,發現「許多外國人可能是想去IS生活,而不是去送死」。

新美國基金會還認為,IS不僅滿足於仰仗烏托邦式的籠統幻想吸引人,還似乎關注每個群體特殊的怨恨,製作符合當地具體情況的廣告,例如「維吾爾人受到沉重壓迫和邊緣化,被嚴格限制戴頭巾和蓄鬍鬚……他們會展示給孩童學習伊斯蘭教的教室,而這在中國幾乎完全被禁止」。迄今已有至少114名維吾爾人加入IS。

美國情報部門估算,外籍激進分子現今包含來自120多個國家的3.82萬人。政府管理不善加上社會矛盾被視為極端主義的溫床。羅森布萊特說:「這意味著IS或未來類似的組織還會繼續擁有充足的養料用以招募。」

法度假天堂成激進分子溫床

法國蔚藍海岸是眾所周知的精英遊樂場,但鮮為人知的是,那裏也成為激進分子的溫床。

據BBC報導,離開尼斯海濱和遊艇碼頭1、2英里,就能看到一片片破爛、蒼涼的公房區,這裏的移民後裔更容易接受激進伊斯蘭教義。過去幾年,估計當地約有55人前往敘利亞,包括同一個家庭的11名成員。有案可查的激進化案例中,濱海阿爾卑斯省僅次於巴黎北部93區。

當地一些年輕人迷上IS製作的精緻招聘視頻。22歲義工學生奧伊西說:「視頻比大片還好看,能讓年輕人產生夢想……你可以為上帝開槍,他們覺得那真棒。」自 封的傳教士也抓住年輕人中普遍存在的對貧困、受歧視的不滿做文章,「散佈的信號是:你們不能呆在壞蛋的土地上,在這裏你們永遠不會成功,你們必須去一個穆 斯林國家」。

青年工作者卡梅爾認為,激進理念蔓延的原因之一是把犯罪活動合理化提供藉口,「那些年輕人被告知,身處異教者國家,偷盜、攻擊都有道理;罪犯搖身變成鬥士,並保證能得到地位、滿足和永生」。

過去的創傷也常被用來煽動現在的緊張,而1950和1960年代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仍給尼斯地區投下陰影。許多被驅逐的前法國殖民者在那裏定居,他們對法國的辜負懷有難以釋懷的怨恨。同樣有越來越多阿爾及利亞後裔「希望能有人為上一代犯下的罪行埋單」。

讓區議員卡爾迪感到不安的是,當地許多年輕人的身分認同仍是摩洛哥人、阿爾及利亞人、突尼斯人,「第3、第4,甚至第5代移民仍覺得不是法國人」。當地阿訇巴克里認為,極端主義是穆斯林社區一道「撕開的傷口」,但40%的失業率「降低了被邊緣化社區的免疫力」。

幾名參加IS的人返回尼斯後,目睹難以言喻暴力的他們對那段經歷終身難忘。其中一人目睹了和自己同時投身的法國青年因抱怨IS的紀律被砍頭,他的律師說:「他希望別人也能知道。他想說的是:別去!」

隨著IS控制地區暴行蔓延的消息不斷傳出,邊界控制不斷加緊,許多觀察人士認為,主要的危險不再是有人前往敘利亞,而是他們在自己國家發動恐襲。尼斯一家反激進化協會負責人兼心理分析師阿莫耶爾表示,發動宗教戰爭可以用口與舌,也可以用手與劍,甚至是車與刀。

專家:避免去4度假熱門國

IS讓世界變得越來越危險。專家建議遊客避開土耳其、法國、埃及和突尼斯等4國。而這將導致數以百萬計遊客放棄參觀金字塔、埃菲爾鐵塔、聖索菲亞大教堂及美麗海岸。

1、土耳其

排名在意大利之後,土耳其是全球遊客第6多的國家,去年吸引4千萬遊客,但目前正經歷政變失敗後的混亂期。在6月伊斯坦布爾機場遭恐襲後,航班預定暴減69%。

2、法國

法國每年吸引逾8千萬國際遊客,是世界最大旅遊地。但在一系列恐怖襲擊事件後,法國也在失去遊客,去年11月巴黎恐襲後下降11%。法國6月旅遊消費減少18%。

3、埃及

在經過多年政治動盪和近期航空災難後,埃及旅遊業前景不樂觀。國際遊客人數從2010年的1,400萬高點,去年跌到約900萬人,今年預計還將下降20%。

4、突尼斯

在今年經歷2起恐襲後,這個位於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之間北非小國的國際遊客暴跌近20%,國際航空公司客運量更削減25%。而此前突尼斯每年有600~700萬旅遊人次。

世界旅遊協會執行長史斯爾表示,在經歷恐襲後,一個國家的旅遊業需要2年才會復甦。◇

責任編輯:朱涵儒

相關新聞
德反恐法 3百人涉IS面臨起訴
克里反恐大會發言: IS不比一架直升機更強
空襲IS一天19次 美國與聯軍示反恐決心
英相批IS突國血腥屠殺  誓言反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