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企陷「流動性陷阱」 央行變相「放水」

人氣 1658
標籤: , ,

【大紀元2016年07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默迪綜合報導)中共央行今年下半年是否降準,一直懸而未決。近日有分析人士表示,中共央行雖然沒有降準,卻正在「變相放水」,其原因是防止「流動性陷阱」。

香港《經濟日報》7月18日引述財經人士朗然的分析,(中共)央行一直未做出再次降準的決定,但卻透過逆回購、MLF(投放三農和小微貸款)、PSL(抵押補充貸款)等方式,向商業銀行釋放流動性,被稱為「變相放水」,比如本月13日宣布的2800億人民幣MLF。

降準是央行增加貨幣供應(放水)的方式之一,目的是刺激經濟,是指央行降低商業銀行在央行存款的準備金率,意味著商業銀行的成本降低。

朗然認為,央行至今沒有決定是否降準,卻採取「變相放水」的方式,其主要原因是防止「流動性陷阱」。 這一問題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被經濟學界提起,但是當時沒有得到重視。

流動性陷阱是指貨幣政策無法刺激經濟,無論降低利率還是增加貨幣供應量都沒有作用。

中共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7月16日承認中國企業出現了「流動性陷阱」,即企業的大量流動性沒有進行投資。同時還有個人的「流動性陷阱」,即個人資金都流到了房地產上。

朗然表示,盛松成的話透露出央行的擔憂——放水但是資金不流入實體經濟,企業可能把資金作為存款,更糟糕的是資金流入樓市、股市等資本市場,進而加劇泡沫風險。

此前有經濟學家表示,從1980年代末期開始,中共大規模印鈔、貨幣超發,但是多數資金流入了房地產市場,導致實體經濟得不到有效發展,產能過剩嚴重,中國製造產品聲譽掃地,房地產泡沫風險加劇。

同時,與房地產相關的債務持續增加,由於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也大規模參與了房地產市場,導致債務違約風險上升,銀行壞賬大規模增加。

目前的情況是,包括花旗銀行、摩根大通和野村證券在內的金融機構預期下半年會降準,但同時也有金融機構指出大陸面臨銀行壞賬等金融風險,同時人民幣貶值預期升溫。分析認為,中共央行可能更希望通過逆回購、MLF、PSL等方式「變相放水」。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星展:中國經濟仍處下行軌道
信銀:英脫歐中國經濟現新壓力
保人民幣匯率還是保房價? 中共兩難
中共最快7月將降息降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