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05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梁珍香港報導)市傳央行已放棄人民幣市場化。有「新末日博士」之稱的大和資本(香港)首席經濟師賴志文認為,央行要控制人民幣「代價很高昂」,會令經濟進一步下滑並拖累香港經濟。大和又預計,人民幣貶值及走資的第二回合只是剛開始,維持人民幣年內跌至7.5的預期。
人民幣中間價報6.5693兌1美元,較昨日中間價跌225點子,創逾5年新低。市場人士認為,中間價大跌,或因為美國上月新屋銷售數據強勁,聯儲局短期加息機會升溫,支持隔夜美元指數加快反彈所致。不過,匯價與昨日變動不大。
料央行收緊匯率政策
央行於去年8月11日推行新一輪匯率改革,將人民幣中間價的定價機制,改為以市場為基礎,不過,《華爾街日報》報道稱,央行於今年1月4日已取消以市場價為定價的機制,儘管未有公佈,但人民幣中間價已重新由政府嚴控。
賴志文認為政策調整意義不大,「因為之前所謂的市場化亦非真正的市場化」,但目前央行對於人民幣政策傾向是收緊,因為美元強,人民幣轉弱,但都要考慮市場因素。
賴志文稱,央行想要捍衛人民幣,走回老路,「需要用很多外匯儲備,支持人民幣」,但要付出代價,「這個代價是很高昂、痛苦,令經濟更加收縮,對信貸壓力更近緊張」,亦會拖累香港經濟,「大陸經濟進一步放緩,影響香港的經濟表現。」
人民幣或再貶再爆走資潮
雖然政策料進一步收緊,但賴志文對人民幣的看法不變,維持美元兌人民幣年底目標價在7.5。大和又發表報告,相信人民幣貶值及大陸走資的第二回合,才剛開始。
該行還預期大陸外匯儲備會在1年內跌至不足兩萬億美元。原因是在企業及個人從不同渠道下讓資金外流,令大陸的經常賬盈餘及直接投資流入都有受壓跡象。
如果將去年下半年視為資金流走及人民幣受衝擊的首回合,大和認為目前第二回合只是剛剛開始。大陸基本因素不變,環球投資者又越來越憂慮大陸的債務水平與處理問題的能力,而大陸經濟系統仍缺乏透明度。
遏止走資難奏效或累香港
中國為遏止走資,今年曾多次出招進行資本管制,不過賴志文認為效用欠奉,而且資本管制即使成功,亦可能會累及本港。
大和解釋,大陸過去10年累積大量美元計價債務,流入的資本規模估計達3萬億美元,相信這些債務尚未償還,意味著資金仍將流走。由於有關資本不少都是經不正當渠道流入,故亦要循不正當渠道離開。
大和又認為,大陸實施資本管制,雖可阻截走資,但不等於問題就可完全解決。如大陸企業借中港虛假貿易,將資金由大陸轉移 至本港的情況,已持續一段時間。本港雖有採取行動打擊但今年4月份大陸從本港的進口卻按年勁升204%,升幅是有紀錄以來最高,不少人揣測是大陸企業誇大 入口金額,藉此將資金從大陸轉移至本港所致。
另外,大和認為,大陸資本管制意味著香港銀行或債券投資者將無法收回之前向大陸貸出的款項。因為有不少大陸以美元計價的貸款都是經香港銀行或債市借入。在極端情況下,大和指本港的銀行系統或會因而承受巨大壓力,導致大量資金從本港流出。◇
責任編輯: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