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城亞裔政要鼓勵亞裔發聲

人氣 9

【大紀元2016年05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貝拉波士頓報導)5月18日,新英格蘭亞美記者協會(AAJANE)假華埠龍鳳酒樓舉辦座談會,慶祝亞太裔傳統月。波士頓環球報專欄作者梁詩莉(Shirley Leung)擔任主持,波市長幕僚長高丹尼(Daniel Koh)、波市議會議長吳弭(Michelle Wu)、波市公校總監張欽棠(Tommy Chang)出席座談會,與200餘位與會者互動交流,氣氛活躍。

主持人梁詩莉首先請三位嘉賓作為亞裔年輕人的傑出代表分別介紹各自的成長歷程。

吳弭介紹說,她的父母從臺灣移民來美國,她出生在芝加哥南部,是家中四個孩子的老大,就讀於巴林頓高中(Barrington High School)。2003年,被哈佛大學錄取,來到波士頓。2007年本科畢業後,進入哈佛法學院深造。吳弭謙虛地說,自己是幸運兒,小時候她從未想過參政,後因在恩師沃倫(Elizabeth Warren)競選國會參議員的團隊中工作,獲得參選波士頓市議員的機會而走入政壇。她從小很內向,面對競選的挑戰,不得不鍛煉演講能力,才慢慢變得自信。

接著,高丹尼向大家介紹,他在安多弗(Andover)長大,排行老二,媽媽是黎巴嫩人,爸爸是韓國人。童年時,他注意力難以集中,幾乎無法靜下心來讀書。14歲時,被診斷為多動症(ADHD)。這是件非常恥辱的事。

他沉重地說:「如果你患有多動症,這個孩子就沒有了前途」。他常常溜進廁所偷偷服藥,不想讓任何人知道他的病。他很幸運,藥物有效地控制了他的症狀。他考入哈佛,隨後又就讀於哈佛商學院。 29歲時,幸運之神再次垂青。他興奮地說:「波士頓市長華殊授予我這個『本地小子』一個很酷的稱號 – 幕僚長!」

張欽棠出生於臺灣,六歲時和弟弟一起隨父母移民美國,在南加州長大。他從小喜歡學校和學習,遇到很多好老師,並在他們的教導下學業進步很快。父母希望他能講地道的英文,因此小時候沒有教他中文,成為他莫大的遺憾。當梁詩莉問及他緣何學醫時,他笑著說,當年曾在賓州大學主修宗教與生物,因為父母一直期望他能成為一名醫生,但他卻對教書育人情有獨鍾。大學畢業後,他決定到加州的一所高中執教。父親十分生氣,要自己把大學學費如數還給他。

張欽棠這一教便是6年。之後,他創立了特許學校,並出任洛杉磯聯合學校學監助理等。現在,他擔任波士頓公校總監,希望通過努力讓孩子們的上學經歷充實、快樂。

在各自陳述成長經歷之後,主持人梁詩莉請三位給年輕亞裔一些建議。

張欽棠表示,很高興看到波士頓有很多亞裔社區團體,自己任教、擔任行政工作以來,最深切的體會是呼籲亞裔學生在思考前程時,重視社區活動和政治的參與。文化身份很重要,他希望更多的亞裔年輕人把文化身份帶入並影響社區。「每個亞裔年輕人都可以做得更好;學生、家長、教師也需要與社區多多溝通、聯結。」

30歲成功當選波市歷史上首位亞裔市議長,同時作為首位擔任此要職的有色人種女性,吳弭分享了當年因為母親生病,自己支撐整個家庭的艱辛,開創小型企業失敗的挫折及作為華裔女性遇到的歧視和不公。因此,在政府工作中,每次討論到教育、經濟和醫療健康等重要議題時,她都會代表亞裔發言,引起大家對亞裔合法權益的重視。

她希望有更多亞裔能考慮參政,她也非常樂意提供一切可能的幫助,並分享她的經歷。她鼓勵年輕人敢於發出自己的聲音,打破主流社會對亞裔的刻板印象。她自豪地說,今年2月22日,在她和高丹尼的共同努力及市長華殊的積極支持下,在波士頓市府三樓大廳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新年慶祝會」,組織中華傳統文化表演,向華人拜年。

高丹尼生動地舉例說,當人們進入教室,很容易看到前幾排孩子們的良好表現,然而,後排的孩子們也可能擁有不為人知的潛在天賦。他希望人們不要忽視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孩子,關注並幫助他們獲得成功。「很幸運,我成長於一個父母都是醫生的富裕家庭」,他說,「但我曾經大腦功能紊亂,有誰會想到一個多動症患兒通過努力,在30歲時會超越同齡人獲得成功?」

他建議年輕亞裔,學會堅持。「在工作中,當我強烈感到自己正確時,我會堅持立場激烈討論,不論對方是市長還是其他人,因為那種堅持是為了一個更好的結局。正是這點,為我贏得了別人對我的尊重。」最後他表示,有些問題不會一夜之間得到解決,目前政府的組成正向多裔族、多元化發展。他鼓勵那些真正熱衷於公益服務的亞裔年輕人更多地參與進來,發揮年輕人的激情和能量,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

責任編輯:馮文鸞

相關新聞
華裔警員遭起訴 紐約5萬人上街聲援
李大喬獲婦女領袖獎:身為亞裔倍感驕傲
選季開跑 美國華人政治聯盟舉薦六人
華埠選舉論壇 6候選人參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