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04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默迪綜合報導)大陸房價的走勢已經成為坊間熱議的話題,也是大陸老百姓的疑惑之處。近日有分析文章直言,大陸樓市讓人摸不透,是因為其背後並不是市場規律,而是多年來在這個體制下官方的操作和控制。
4月3日,一篇網文《樓市真相:你的交易對手是國家》受到關注,其中提到,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並不是「市場」,不能單純用經濟思維來解釋,因為把房子賣給購房者的不是開發商,而是政府。
大陸購房者的真正交易對像不是商家,而是可以「制定規則、改變規則,甚至捏造規則」的角色。或者說,大陸民眾一直認為的所謂「裁判」,其實是真正的樓市賣家。
多年來,人們都是通過揣測官方的意圖來判斷和預測樓市,而不是市場規律。但是近二十年來的情況並不樂觀,以政府的名義的過度開發、不符合經濟規律的肆意干預,致使房價大幅波動,且中國實體經濟衰退,只能越來越依賴房地產。
是甚麼導致房價難降?
文章作者認為,大陸樓市的本質是,政府在不同階段以高價出賣土地,然後把賣地收入作為地方經濟的主要來源。高地價增加了房產商的開發成本,推升了房價。
即使由於地區發展不平衡,導致人口大量流出二三四五線城市的情況下,這些地區的地方政府為了追求政績,仍然大興土木,甚至借錢開發,直接造成一線城市房價上漲、二三四五線城市房產過剩。
如果是真正的市場經濟,應該達到資源有效配置,但是在中國,資源是行政分配。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的文章《土地財政究竟有多重要?》中引述數據表示,1994年以後,中共地方財政收入中土地財政的比例越來越大,平均至少占50%,西部一些城市高達80%。而土地價格也是連年上漲,比如2003年時大陸土地平均價格漲幅高達49.18%,2007年漲幅為49.41%。
大陸財經人士蔡慎坤3月31日在其博客文章中提到,過去12年來,大陸房價漲了12倍。他以自己居住的北京市為例,北京四環內外的二手房價格大約在每平方米5萬元人民幣左右,新房在8萬以上,如果買100平方米,即使年薪20萬,也要20年不吃不喝才行。土地財政已經嚴重綁架了整個中國經濟。
中共多年來調控的結果如何?
目前大陸所有城市中,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一線城市實行限購,其它城市已經解除了2010年4月份實行的40多個城市的限購令。3月末,上海和深圳相繼升級限購。
文章作者認為,宣布限購時說是為了控制房價,但實際上,是在限購前「最大限度的把市場潛力壓搾出來」,限購是在等待回覆市場潛力,比如等待城市人口再增加、家庭財富再積累等。這就相當於政府直接控制房價。
不久前(3月末),在上海和深圳相繼升級限購後,微信上曾熱議房價是否會因此降溫。微信公眾號「真叫盧俊的地產觀」表示,上海曾經有過兩次限購,2010年規定非上海戶口只能買一套,上海戶口只能買兩套;2012年限購升級,規定非上海戶口只有結婚才可以限購一套,但結果房價仍然出現暴漲。
限購後還出現了先賣房後買房的情況,就是將自己現有的房子賣掉,購買更好更貴的房子,結果一線城市的二手房交易激增,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炒房的機會。
另外,中共長期貨幣超發(超量印鈔票)導致大陸房地產市場畸形。中國廣義貨幣供應(M2)在1990年為1.53萬億元,到2013年3月末高達103.61萬億元,相當於中共央行幾乎平均每月印鈔1萬億元。
大陸金融界人士陳龍經過分析數據後承認,在1990年到2013年之間,大陸房價的漲幅與貨幣發行增長率有高度的相關性。
而資金大量流入房產市場的後果是,製造業等實體經濟進一步衰退,這又導致原本發展緩慢的三四線等城市繼續蕭條、人口流失加劇,對房產市場的影響是房產過剩現象更加嚴重。蔡慎坤在文章中表示,「房地產在中國經濟結構中所占的比重,是任何經濟發達國家都未曾出現的畸形現象。」
責任編輯:李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