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03月09日訊】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傷亡慘重,太平洋艦隊幾乎全軍覆沒,舉國震驚。總統羅斯福發表演說,對日本這種卑鄙行徑表示了強烈的憤慨,要求國會對日宣戰。參議院以82票對0票,眾議院以388票對1票通過了羅斯福的宣戰要求。
以上是各類史書中對珍珠港事件,美國對日宣戰那段歷史大同小異的描述。但我一直有一個疑問:在美國遭受無端攻擊,全國上下群情激憤的時刻,竟敢如此「不識時務」,在國會投下唯一一張對日宣戰反對票的是誰?這人是怎麼想的?最後的結局如何?
於是,我開始尋找這個孤獨的反對者,終於在一些外文資料中尋到了蹤跡。這個「膽大妄為」的原來是一個小女人,她就是美國國會議員傑尼特‧蘭金。
蘭金是個和平主義者,她的理由很簡單,就是反對任何戰爭。投票時她明確宣佈:「作為一個女人,我不能去參加戰爭,也反對把其他任何一個人送上戰場,這不是必需的。我投票反對。」
這張引人注目的反對票,當時的確引起了一部分美國人的不解甚至憤怒。為了避免她受到傷害,政府派車把她護送回家。具有民主精神美國人並沒有為難她,他們懂得,無論她的做法能否被人接受,她畢竟有這個權利。
以後的日子裡,蘭金繼續積極進行反戰活動,越戰期間,還在華盛頓領導了數千名婦女參加的抗議示威。為幫助低收入婦女,她還建立了傑尼特‧蘭金基金會。她於1973年去世,享年93歲。為表達對蘭金的敬仰,她的銅像被安放在美國的國會大廈。
後來我又發現,敢在眾人一邊倒的情況下一個人「冒天下之大不韙」站出來說「不」的,中國也有,只不過在那個把沒有「一致通過」當成「家醜」的年代,被掩藏起來不為公眾所知而已。她就是時任全國總工會副主席及中央委員的陳少敏。
1968年的中共中央全會,最後表決的是將所謂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永遠開除」出黨的決議。那些習慣於屈從的手臂先後齊刷刷地舉了起來,只有陳少敏伏在桌上拒絕舉手。會後有人質問她為什麼不舉手,得到的是一句非常堅決的回答:「這是我的權利!」
說「不」之後的陳少敏可沒蘭金那麼「幸運」,該發的文件被停發,該參加的會議也不讓參加。之後又被藉故趕出北京送往河南勞動,在那裡,本來就患病的她因條件艱苦缺醫少藥,最終癱瘓在床。
蘭金和陳少敏在她們的參政過程中,都走了罕見的「極端」。與之相反的,還有另一種「極端」。陳少敏在那次會上得到的評價是,政治覺悟還不如農村老太太高。是的,如果把政治覺看做無條件服從的話,那她真是不「高」。還真有個「覺悟高」的農村老太太,她叫申紀蘭,山西平順縣西溝村人,全國人大代表,而且是唯一從第一屆連任到第十一屆的全國人大代表。
蘭金和陳少敏敢於投下唯一的反對票,而申紀蘭的「難得之處」在於唯一的一次反對也沒有。她自豪地聲稱,從25歲到80歲,整整55年「從來沒有投過反對票」,理由是「我非常擁護共產黨,當代表就是要聽黨的話」。
就是說,她贊同過「反右」,也贊同給右派平反;她贊同過「大躍進」,也贊同聯產承包;她贊同過「文革」,也贊同否定「文革」;她贊同過打倒劉少奇,也贊同給他恢復名譽;她贊同過「反擊右傾翻案風」,也贊同鄧小平提出的改革開放。這哪裡是在代表人民行使權力?這簡直是在代表人民服從權力!
申紀蘭「萬里長城永不倒」,能從開始連任到現在,不能不說是個「奇跡」。但如果這個「奇跡」的發生,與她「從來沒投過反對票」有關,這種黑色幽默就不知誰會笑得出來了。
我會繼續尋找和關注那些孤獨的反對者,我期待他們會越來越多。無論多麼「離經叛道」,無論是否站在了真理的一邊,只要他們是無私和真誠的,都值得我默默送上一份發自心底的敬意。他們的存在,是防止一個社會集體墮落的最後希望。
--轉自《雜文月刊》
責任編輯: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