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03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張頓綜合報導)2015年中國經濟增速下降到25年來最低。李克強在中共人大會議上做政府報告時,設定GDP增幅為6.5%到7%,這是1995年以來,中共當局第一次採用區間形式設定GDP目標。
經濟下行壓力大 當局設GDP增速為區間
3月5日,李克強在做政府工作報告時稱,將加大改革開放力度,但絕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而是持續推動結構性改革。李克強把2016年的中國經濟增速定在6.5%-7%之間,這是自1995年時任總理李鵬設定中國GDP增速為8%-9%的目標後,中共當局再次使用區間。
李克強承認,今年,中國發展面臨的困難更多更大,挑戰更為嚴峻,要做「打硬仗」的準備。
報告承認,國內長期積累的矛盾和風險進一步顯現,經濟增速換擋、結構調整陣痛、新舊動能轉換相互交織,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此前陸媒和外媒的報道都指,中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如煤炭、鋼鐵、房地產等產能過剩,工廠倒閉,數百萬工人面臨下崗;外資流失、國內資產外逃等。
據路透社引述消息來源說,為了遏制產能過剩,中共在未來兩三年計劃裁員500萬至600萬國企員工。這是北京二十年來最大規模的裁員計劃。
中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 2月29日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煤炭業的130萬工人和鋼鐵業的50萬工人可能失業。
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3月3日將71家中資企業的評級展望下調至負面,這是穆迪繼3月2日調降中共政府信用評級展望從穩定調整為負面後,再次下調中資企業的評級展望。
赤字率觸及3%警戒線
李克強報告還提及2016年3%赤字率,2.18萬億元赤字,外界對這些數字雖不感意外,但仍然令很多財經界人士感慨。
該赤字規模創下1949年中共建政以來之最,赤字率也首次碰觸國際公認的3%警戒線。
1998至2003年,朱鎔基任總理時為應對亞洲金融風暴,採取積極財政政策,赤字率曾達3%,外媒稱朱為赤字總理;在2002年兩會記者會,朱公開表示拒絕接受此稱號。
2008年金融危機,胡溫亦採赤字政策救經濟,包括推4萬億元投資計劃、實施9,500億元財政赤字等皆創出歷史之最,但財赤比率亦只是2.8%,未觸3%警戒線。
GDP增速設區間的背後
中共是全世界唯一一個制定具體年增長目標的政府。2015年中國經濟增速回落至6.9%,為25年來最低。
《紐約時報》中文網報導稱,中共公布的去年的增長率是6.9%。新的目標區間意味著,預計中國今年的增長會下滑,也暴露出了政策制定者對中國經濟實力的不確定性。
文章還引用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副教授克里斯托弗.鮑爾丁(Christopher Balding)的話稱,中共官方在一年結束後公布的增長數度,總是和數月前制定的目標相差無幾。去年,官方宣布的目標是「7%左右」,年底公布的實際增長率是6.9%。
李克強任東北遼寧省委書記時,曾向美國大使雷德(Clark T. Randt Jr.)表示,「GDP數據都是『人為的』,因此不可靠」。
中共官媒新華社去年12月也曾刊文承認,一些地方官員為了讓GDP數據和其它很多經濟指標顯得光鮮好看而篡改數據。
財經雜誌《財新週刊》創辦人胡舒立2014年曾撰文,中共制定的GDP增速導致一系列問題,當原定目標無法實現時,「政府每常『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提供政策刺激也要上』」,「不惜代價保增長,導致政策失誤,留下產能過剩、政府債臺高築等諸多後遺症,延誤經濟轉型」。
責任編輯:林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