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丹:「雷鋒學院」是個甚麼產物?

人氣 724
標籤: , ,

【大紀元2016年03月05日訊】每年3月5日來臨之際,「學雷鋒」的紅色口號便開始被中國的各大宣傳媒體「唱響」。儘管已到了第54個年頭,然而官方似乎仍嫌「唱響」的力度太小,於是打從今年起,他們決定組團「唱響」——開建「雷鋒學院」。

有意思的是,與以往選擇在該日舉辦一些實踐性的「學雷鋒」活動不同,如今的「雷鋒學院」卻「致力於雷鋒文化的研究,為全國學雷鋒組織培養思想理論骨幹」。也就是說,不再實幹了,只注重「理論武裝頭腦」。主辦方直言表示,「雷鋒學院的宗旨是弘揚雷鋒精神,傳承雷鋒文化,繁榮雷鋒事業,培育雷鋒新人」;並且「其它省市將會陸續按照上海建設的經驗,建造雷鋒學院」。正是循著這樣的思路,第一期「學雷鋒高級研修班」用了三天時間,培訓了150位在滬青年。

很難想像,僅僅三天,這150位青年就能從「雷鋒學院」中脫胎換骨,變得好像雷鋒在世一般。更重要的是,早先提倡「學雷鋒」,人們還講究一句「做好事」。但如今,在這個所謂的「學雷鋒紀念日」,不僅看不到「做好事」的身影,反而只能聽到一些口號式的聲音。比如上海統計局所做的民意調查顯示,41-60歲的市民對「雷鋒語錄」的知曉率達到100%。此外,對於「雷鋒精神」的理解,受訪者給出的答案多為「樂於助人」、「奉獻精神」、「有愛心」、「不懈奮鬥」、「熱愛職業」、「關心集體」等。

從人們脫口而出的回答中,我們不難發現,本該身體力行的「做好事」如今卻儼然成了嘴上功夫。對那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盲從者而言,「學雷鋒」不過就是背背語錄、解讀一下「雷鋒精神」。事實上,與其說是「解讀」,還不如說是給「雷鋒」戴高帽。而真實的雷鋒是否真如人們想像的那麼高尚,或許很多人不一定能給出自信滿滿的回答。最大的破綻就在於那200多張僅拍攝於一人之手、名曰「雷鋒事跡」的宣傳照片,為何總能趕在雷鋒做好事時,恰逢時機的被拍到。網絡上其實不乏「既然雷鋒做好事不留名,為甚麼還要留下照片和日記」、「既然雷鋒做好事不留名,為甚麼要讓全中國都知道」等等這些前後邏輯十分矛盾的疑問。

如果我們對這樣的疑問根本無法作答,那麼就很有必要對「雷鋒事跡」的真實性表示懷疑。然而,幾十年過去了,這些漏洞百出的「雷鋒事跡」不但被官方美化成了「雷鋒精神」,甚至還在今時今日繼續發酵、醞釀出了「雷鋒文化」,並且大肆興建要將這種沒有由來的精神發揚光大、將毫無根源的文化予以傳承的「雷鋒學院」。這官方到底是為了愚民、還是為了自娛自樂?

從「雷鋒學院」某講師將「雷鋒精神」總結為「十個愛」,即「愛共產黨、愛解放軍、愛新中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崗位、愛學習、愛家鄉、愛美、愛幫助人」的奇葩解讀中,人們一眼就能看出,這一打著「雷鋒」之名的學院,其真正的辦學目地究竟是甚麼。事實上,多年前,雷鋒擺拍的那張「熄燈後,在被子裡學習毛選」的照片就已透露出一個重要的訊息,那便是官方認定好人,向來是以學習馬、列、毛以及「愛黨」為前提的。因此,從今以後,中國各地打造的「雷鋒學院」,自然也要將這一標準奉為圭臬。對院方以及官方來說,在此接受教育的「學生」學成之後,能否當好人、做好事,根本就不重要;關鍵是對他們的政治洗腦能否成功。

而最終能不能成功,實際早在2013年時,就已經有所預見了。那年的3月5日,一部描寫雷鋒的傳記電影《青春雷鋒》在南京首映時,居然出現了「零票房」的尷尬場面。有記者走訪了兩家影城之後,卻得知「沒有一位觀眾買票、四場都是零票房,因此取消放映」。僅這一例,我們就能看出,用「雷鋒」洗腦的伎倆對民眾早已失效。

儘管上海這家「雷鋒學院」如今高調宣稱,已成功舉辦了首屆150位青年參加的研修班,然而,我們也可從看電影的是一般民眾、但學習班的學員卻是官方任命的志願者的受眾差別中發現,公開表示「接受市民報名參與」的「雷鋒學院」仍不過是一廂情願。過往的「零票房」,或將在未來的招生名單上再現「零人數」,也是可以想見的。

責任編輯:莆山

相關新聞
周曉輝:軍報批歷史虛無主義自打嘴臉
「英雄典型」相繼被拆穿 軍報辯解洩中共解體危機
余春光:當雷鋒遇上馬丁•路德•金
佚名:豫劇《朝陽溝》是怎麼編篡出來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