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割裂的中國 中共「吸血型」經濟惹的禍

人氣 5838

【大紀元2016年03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周慧心綜合報導)近日,一篇名為《被割裂的北上廣深》在微信上熱傳,再次觸及地域之差、城鄉之差、貧富之差等敏感話題,此文曾一度從微信上被刪除。

該文利用統計數據說明中國大陸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被稱為「發達國家」,其經濟發展、居民收入可與歐美相比;而中國大陸的其它城市則被劃為「發展中國家」,有些地區其貧困程度堪比非洲窮國。

北京周圍的貧困帶

該文章分析了北京市越發展,其周邊城市就越貧困的原因,稱此經濟發展模式如同吸血,周邊城市的資源都被北京「吸」走,從而造成該城市「嚴重貧血」。

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初期,河北省的32個環京津貧困帶的縣域經濟與京津二市的遠郊15縣基本處於同一發展水平,但是在20多年後的今天,兩者之間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形成了巨大的落差。

2004年,環京津貧困帶31個縣的縣均GDP僅為京津遠郊15縣區的16.3%,而農民人均純收入、人均GDP、人均地方財政收入僅分別為北京市的30.2%、16.0%、1.9%,為天津市的33.1%、18.7%、2.3%。

2003年,河北省環京津貧困帶的縣平均固定資產總額、地方財政預算內收入、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總產值分別為18,415.9萬元(人民幣,下同)、3,578.2萬元和2,546.3萬元,僅為中國貧困縣平均水平的73.8%、70.6%和91.7%。從這些反映區域經濟發展潛力的指標看,河北省環京津貧困帶的發展水平遠低於全國貧困縣的平均水平。

文章表示,區域間的同行存在競爭與帶動關係,前者會導致增長率負相關,而後者導致正相關。正常社會的經濟發展,通常是在地理位置十分接近的兩個地區,由於規模效應,技術溢出,特定人力資本的外部性等等原因,會帶動周圍地區的發展,會產生正相關的增長率。

但是,北京和河北之間競爭關係非常之大,以至於北京不想要的行業,河北才能發展,而北京想要的行業,河北就會衰退。北京與周邊地區是一種惡性吸血的負相關關係。

綜觀全球,大多數現代化國家的首都周圍,都形成了一個富裕地帶,從而與首都一起形成大都市區。「大倫敦」、「巴黎都市區」、「大東京」,莫不與周邊地區共享繁榮。唯獨北京,富饒的大城市周圍卻環繞著一條貧困帶,對比鮮明。

所有資源被北京「吸收」

大陸媒體曾報導,河北省赤城縣是北京重要的飲用水源地,境內黑、白、紅三條河流年平均徑流量3.47億立方米,全部輸入北京市的白河堡和密雲兩座水庫,占密雲水庫來水量的53%。

該縣的縣委書記說,近年來赤城縣乾旱少雨,導致河道徑流大幅減少,但為首都北京的輸水量並沒有減少。自2004年開始,每年從雲州水庫集中為北京輸水一次,年均輸水1,700萬立方米,8年來共集中輸水1.4億立方米。

為確保輸水質量,赤城縣近年來投入了大量的財力,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850平方公里,每年減少泥沙下洩160多萬噸;全縣3.2萬畝水稻全部改種旱田,年節水2,000多萬立方米。

石家莊的黃壁莊水庫、崗南水庫,也給北京供水,而本地市民只能喝十幾米深打出來的地下水,一壺水燒開了之後要有3~5毫米的水垢。作者回憶說:「就在我小時候,每年夏天的晚上都要停電一小時到兩小時,理由是『優先保證首都供電』。」

有網民也跟帖道:「對小時候夏天限電確實有印象。」「大同二電廠的電沒一度是給大同人的,全給北京了。」「一到夏天就沒電。」「山東都得供,何況山西。」

北京將高污染的產業遷入河北,但是這些企業的人事、稅收關係都在北京,只把生產車間放在河北排放污染。因此經濟收入算北京,而治理污染的費用則靠地方。

另外,教育資源也都集中在一線城市,2010年全國高考,北京本科錄取率54.9%,其中,一本錄取率20.1%;天津本科錄取率59.1%,其中,一本錄取率19.7%;河北本科錄取率34.6%,其中,一本錄取率僅為4.4%。河北本科錄取率約為京津兩地的60%,而一本錄取率不及北京和天津的四分之一。

綜上所述,無論是自然資源還是社會資源,都被主要發展的幾個城市「吸收」,造成各城市發展不均衡,而同樣的經濟模式在城市和農村之間則更加明顯,造成城鄉差距、貧富差距越來越嚴重。

城鄉貧富差距巨大

新年期間,有位上海姑娘在網上吐槽跟男朋友回農村老家過年並因此分手的經過,一時間引發了成千上萬網民的熱議。

她表示,讓她意想不到的是江西山區的落後程度比她想像的要大「一百倍」,尤其是男友家那桌晚飯更是把她嚇到了!從她發的圖片上看,吃晚飯的桌子是張髒兮兮的破木桌,上面擺放著幾隻不銹鋼碗,碗裡盛的都是些黑乎乎看不清面目像是肉一類的食物。正是這頓晚飯讓她整個人都崩潰了,飯後就決定跟男友分手。

此網文曾一度引起一場不小的風波,許多人認為這個上海女孩嫌貧愛富,但也有許多網民評論中國大陸可怕的貧富差距。雖然隨後官媒聲稱此新聞造假,但它所反映出的巨大的城鄉差別卻是真實存在的。

國際勞工組織的數據顯示,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城鄉人均收入比都小於1.6,只有三個國家超過了2,中國名列其中。中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由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的1.8比1,擴大到3.1比1。

世界銀行的資料顯示,美、英等西方發達國家的城鄉收入差距一般是在1.5左右,甚至在一些發達國家,農民的收入還高於城市居民收入。

曾有一位專家稱,中國是一個國家兩個世界,北京、上海等都是現代化的大都市,高樓大廈林立。但很多農村地區的發展水平跟非洲差不多,有的甚至比非洲還要落後。

如果拿北京與巴黎相比,北京人就很自豪,因為他們眼中的巴黎太小了,只相當於北京的朝陽區那麼大,也沒有北京繁華。但深入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的農村地區可以發現,這些國家的農村與城市差別很小,甚至比城市美麗多了。

美國總統奧巴馬會見習近平時並不是一直都在大都市,而是選擇到鄉村去,這樣做是接待最尊貴客人的禮儀;美國前總統小布什會見外國總統時,一般也會選擇到他的克勞福德農場去。

而中國的農村,大部分呈現出雜亂無章、破破爛爛、沒有生機,有時甚至是污水橫流的景象。這也是為甚麼城市居民不願下鄉,而農村居民大都爭相逃離鄉村的主要原因。

中共的吸血型經濟

2014年9月,大陸《財經國家週刊》曾引述報導,官方提供的社會保障主要覆蓋的是城市人口,農村人口所獲得的社會保障極其有限:長期以來,占人口總數達80%的農村居民,只享有社會保障支出的10%左右,而占人口總數20%的城市居民,則享有社會保障支出的90%。

長期研究當代農村教育問題的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張玉林向媒體提供的數據顯示,自1986年到2000年的15年間,中國大約有1.5億左右的農民子女未能完成初中教育。其中,未入小學就讀人數近3,200萬人,小學階段失學人數為3,800萬人、小學畢業後未能升學的為5,000多萬人,初中階段的失學人數為3,000多萬人。

張玉林表示,僅1990年代的10年間,中國大陸對農民徵收的各種「教育集資」、「教育附加費」,保守估計也在1,500億元以上。

亞洲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萬廣華認為,收入不均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城鄉差別。因為城市經濟在不斷增長,農村經濟基本上是發展得非常非常慢。同時中國又把大批的農民戶口滯留在農村,所以增長的成果都給城市人分享了,農村人分享不了。因此差距在不斷地拉大。而城鄉的差別是整個社會分配不均的最重要原因。

他說,只要戶籍制度繼續保持,國企繼續壟斷,教育機會差距,城鄉差距拉大,就是不可避免。而城鄉差距拉大,也就不可避免地帶來社會不均的增加。

時事評論員袁斌表示,如果說以北上廣深為代表大城市是中國的面子,那麼多數農村地區則是中國的裡子。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後的今天,以北上廣深為代表的大城市確實舊貌換新顏了,其硬體的發達程度甚至不輸於歐美,但由於中國大城市的騰飛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犧牲農村的發展為代價的,多數農村地區並沒有獲得同步發展,與毛時代相比,中國的城鄉差距不但沒有縮小,甚至在不少地區還擴大了。

他說,今天的中國面子雖然光鮮了,但大部分裡子卻依舊沒有告別貧窮落後。可笑的是,面對一個這樣的國家,中共卻臉不紅心不跳的宣稱「崛起」了。甚麼是真正的崛起?如果上海姑娘到了男友家後發出的感歎不是眼前的現實比她想像的差「一百倍」,而是好「一百倍」或者幾十倍,因此鐵了心要嫁給他,也就是說中國的裡子和面子都光鮮了那才是真正的崛起。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中國城鄉居民收入相差六倍
報告:中國社會1%的家庭占據全國1/3的財產
丁律開:貧富懸殊 中國必將大洗牌
大陸貧富差距為世界之最 恐造成社會動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