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03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鄭孝祺編譯報導)美國弗吉尼亞州一名12歲女孩去年12月在社交媒體上使用槍、炸彈和刀等表情符號,被警察找上門,現在面臨威脅學校等刑事起訴。
據《華盛頓郵報》2月27日報導,目前,在互聯網上使用表情符號代替文字越來越普及,這些表情符號包括笑臉、玫瑰、太陽,甚至菜刀、炸彈、閃電等。警方也收到越來越多的用表情包威脅他人的舉報。警方和法院也面臨如何處理此類案件的問題。
事情經過
根據搜查令,事發2015年12月14日,弗吉尼亞州費爾法克斯(FairFax)悉尼‧拉尼爾中學(Sidney Lanier Middle School)一名行政人員發現有人在社交媒體Instagram上發布含有威脅信息的帖子,學校因此展開調查。
具有威脅性的帖子裡寫道,「星期二在圖書館見我」,還附有手槍、小刀、炸彈三個表情符號。
工作人員開始和學生面談,並獲取發威脅帖子Instagram 賬號的IP地址。結果IP地址指向一名該校12歲女生,由於涉及未成年人,媒體沒有公開她的姓名。
這名女學生承認自己冒用他人賬號發帖,她面臨涉嫌威脅學校、計算機騷擾等指控。費爾法克斯縣學校發言人表示,所謂的威脅被認為是「不可信的」。
2015年12月下旬,女孩首次在未成年人法庭聆訊。目前尚不清楚案件進展情況。當局沒有公布女孩發這些表情符號的原因,但女孩的媽媽表示,女兒發布這些帖子是回應在學校被欺負,她稱女兒是「好孩子」,「從來沒有惹過麻煩」,女兒不應該被起訴。
未來此類案件會增加
針對上述案件,一些人質疑,這個女孩使用「手槍」、「小刀」等表情符號,是否等同於做出威脅?隨著表情符號的普及,很多人以開玩笑的態度使用這些表情包,但如何判斷發帖者的真實意圖,給警方辦案和法庭審理帶來新的挑戰。
哈佛法學院一名負責網絡法律的主管Dalia Topelson Ritvo表示,女孩的發帖聽起來很具威脅,但檢察官和法官必須弄清楚炸彈、槍和刀等表情符號是真正對學校構成威脅,還是發洩憤怒,或者其他意圖。
去年,紐約市17歲少年阿里斯蒂(Osiris Aristy)因在臉書上發帖內容含有「他要被打倒」等字樣,後面還附有一個「警官」和3個「手槍」的表情符號,被指控發布恐怖威脅。
阿里斯蒂的代表律師普拉特(Fred Pratt)表示,這個案子是執法過度,「這些孩子只是想表達,『我不是好欺負的!』等含義。」最終一個大陪審團裁定不起訴阿里斯蒂。
一些其他案件也提出一個更基本的問題:這些表情符號是否可以考慮作為證據?
馬里蘭州專門從事互聯網問題的律師希爾(Bradley S. Shear)表示,因表情符號引發的案例未來會激增。他說:「這些案件會增加。越多的人使用手機並在網絡發布表情符號,這類案件就會越多。」
責任編輯:黃小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