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12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報導)12月9日,中共國家統計局公布了11月份的CPI(消費者價格指數),該指數同比上升2.3%,高於此前對經濟界人士的調查,有業界人士表示,數據顯示大陸通貨膨脹壓力加劇。
CPI數據出爐 通脹壓力加大
中共國家統計局網站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11月CPI同比上漲2.3%,高於10月份2.1%的同比升幅,也高於此前接受《華爾街日報》調查的14位經濟學家給出的11月份CPI同比上升2.2%的預期中值。11月份CPI漲幅連續三個月回升,創7個月以來新高,並且從9月份起,已經連續三個月回升,站穩「2時代」。
據《華爾街日報》12月9日報導,據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經濟學家Julian Evans-Pritchard在大陸CPI數據公布後表示,刺激措施推動下的中國經濟復甦在今年助長了國內通脹壓力。工業通脹水平遠遠超出預期。有鑒於此,中共政府將需要密切關注價格水平,以遏制資產泡沫。
報導說,大陸蔬菜價格的上漲將整體CPI拉高了大約0.37個百分點,蔬菜價格較上年同期上升了15.8%,這是造成物價上漲的一大原因。
有經濟學家表示,在最新一輪貨幣寬鬆的推波助瀾下,中國投資者紛紛押注蔬菜價格、特別是大蒜價格上漲。今年以來,大蒜價格幾乎上漲了一倍。
除食品價格上漲之外,中國依然強勁的房地產市場推高了家居用品價格和整體消費需求。汽油和柴油價格也分別上漲了4.6%和6.0%。
經濟學家稱,推動價格上漲的因素包括上個月煤炭、鋼鐵等大宗商品價格攀升,以及基礎設施支出推動國內需求增加。他們表示,政府引導鋼鐵和煤炭行業去產能也是一個原因。
交通銀行(Bank of Communications)經濟學家劉學智表示,目前通脹看似溫和,但上升趨勢令人不安,工業價格漲幅向消費者傳導只是時間問題。
CPI上升對大陸貨幣政策的影響
對於11月物價上升對貨幣政策的影響,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認為,目前源自上遊行業的非典型通脹壓力不足以催化全面通脹,應該維持貨幣政策立場。
據香港《經濟日報》報導,大陸工商銀行國際研究部主管程實指,通脹超預期上升加重人民幣貶值預期和壓力,抑制了貨幣政策的騰挪空間。
國金證券大類資產資深分析師徐陽認為,預計貨幣政策或仍保持穩健偏緊態勢。
不過,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楊宇霆認為,大陸已進入一輪新的通脹週期,中共央行的「下一步動作應該是加息,而不是降息」。
責任編輯: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