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台「好人法」 法律能否挽救道德?

人氣 1298

【大紀元2016年11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周慧心綜合報導)近年來,大陸碰瓷訛詐、見死不救事件屢見報端。為解決此「社會難題」,各地紛紛出台「好人法」以保護施救者。11月1日起,上海推行「急救免責」,以此鼓勵民眾敢於施救。但此法律真能恢復社會信任,挽救道德危機嗎?輿論眾說紛紜。

上海實行「好人法」 救人者免責

據大陸媒體報導,今年6月,北京地鐵6號線呼家樓站開往潞城方向月台上,34歲的天涯社區副主編金波突然暈倒,雖經現場旅客救治,但仍不幸過世;2014年2月,深圳35歲的IBM項目經理梁婭突然倒地,50分鐘無人救助,最終去世。如何解決這些「無人敢救」和「無人會救」的現象?

11月1日起,《上海市急救醫療服務條例》(下稱《條例》)正式實施。《條例》規定,民眾發現需要急救的患者,應當立即撥打「120」專線電話進行急救呼叫,可以在「120」調度人員的指導下開展緊急救助,也可以根據現場情況開展緊急救助;鼓勵具備急救技能者,對急危重患者實施緊急現場救護;此外,在配置有自動體外除顫儀等急救器械的場所,經過培訓的人員可以使用自動體外除顫儀等急救器械進行緊急現場救護。

《條例》強調:緊急現場救護行為受法律保護,對患者造成損害的,依法不承擔法律責任。《條例》還將院前急救、院內急救以及社會急救均納入適用範圍,這在中國各省市急救醫療立法中尚屬首次。

網民擔心:好心辦壞事

這部「好人法」被稱讚有利於發揮人道主義、能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急救。但有不少網民擔心是否會出現「好心辦壞事」的情況,「如果急救的手法不專業,把能夠救回的救壞了,那還是等待專業人員更加保險」。

報導稱,中國大陸民眾的基本急救知識與基本技能的普及率,不到1%,發達國家能達到30%至40%,有些甚至達到70%到80%。《條例》中對參與急救的「好心人」也並沒有設置急救技能門檻。

那麼施救者在緊急救治的過程中,有可能因為專業水準不夠,而給被救者造成更大的傷害,甚至加速其死亡。有評論認為在免責條款實施的同時,應儘快普及急救常識與相關技能,這是「好人法」實現的關鍵。

多地立「好人法」 有效?

《北京市院前醫療急救服務條例》預計在2017年3月1日實施;《杭州市院前醫療急救管理條例》已經於2015年1月1日實施;《深圳經濟特區救助人權益保護規定》已於2013年8月1日實施。

不過,有海外學者認為,立法本身是有意義的,但中國當前的法治環境並不樂觀,立法容易,但沒有配套的、獨立公開的司法系統來執行,這個法律能起多大的作用還有待觀察。

中共的懷疑文化造成人人見面有戒心

對於大陸普遍存在的「見死不救」現象的根源,《解體黨文化》一書對此有著更深入的分析:「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這是古人心中的禮儀之邦。今天為何在文明禮儀的故鄉,反而不見了這種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而是「防人之心不可無」,充滿了戒心呢?可以說,今天的中國人心中都有一座警戒森嚴的城池。互相間的戒心成了一種習慣性的思維。

中共幾十年來的歷史就是一部人整人的鬥爭史。黨性、獸性、階級性代替了人性,專政代替了關愛,敵意代替了友善,警惕代替了信任。在不相信道德、不相信神明、不相信天理的社會裏,似乎只有用最大的惡意去揣測別人,去提防別人,才可能換來一點安全感。群體戒心可以說是傳統信仰和道德被摧毀以及中共灌輸階級鬥爭觀念的一種必然結果。

人人見面有戒心的黨文化思維使中國人活得極其沉重。戒心可能會使人得到暫時的自保甚至好處,但是長遠來看,本來可以坦誠相處、相互信任、過得輕輕鬆鬆的生活就變得高度戒備、提心吊膽、事事防備。人人見面有戒心造成人人為近敵,連自己身邊最親近的人都不敢完全相信依靠。長此以往,生活質量大大下降,生活中難以享受信任和輕鬆帶來的快樂,精神病症和其它心理疾病的比例大大增高。據精神病學專家估算,中國目前至少有一億人患有各類精神障礙疾病。

責任編輯:李明宇

相關新聞
浙江老人摔倒23人經過沒出援手 遭碾壓
深圳救人靠新條例 中共治下問題積重難返
太原九旬老人摔倒 路人冷眼旁觀  誰之過?
小學生暴雨中扶老人過馬路溺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