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11月26日訊】西藏阿里地區的冰川過去一直相當穩定,但今年7月與9月當地冰川接連發生兩次罕見的大範圍冰崩。科學家們擔心,這只是當地冰川一系列災害的開端。
大陸澎湃新聞報導,7月17日西藏阿里地區東汝鄉出現一次罕見冰崩,雖然數百人的救援隊後來趕到,連續9天的救援仍有9人死亡、數百頭牲畜失蹤以及大量的草場被破壞。當時的冰崩形成了面積近10平方公里的冰川坍方面,約相當於1,400個足球場大小,體積約7,000萬立方公尺。
9月21日,附近的冰川又一次發生罕見的大範圍崩塌。但得益於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瑞士聯邦研究所和雪崩組等研究機構的專家及時預警,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全球變暖雖然引發了許多地區的冰川退縮,但阿里地區曾是例外,那裡的冰川在過去幾十年變化緩慢。對於冰川科學家們來說,這兩次冰崩被認為徹底顛覆了以前的認識。
在即將發表在《冰河學期刊》(Journal of Glaciology)的一項研究中,來自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俄亥俄州立大學伯德極地和氣候研究中心等機構的研究者們認為,氣候變化極有可能是阿里這兩次冰塌的原因。
對衛星圖片的分析顯示,崩塌的冰川變化始於2015年9月的融雪。積水滲透,在冰川下累積,造成底部滑動,而冰川上部卻被卡在一個狹小的山谷中,這可能逐漸誘發了災難。
有學者認為,阿里的冰崩並非孤立事件,而是如西藏林芝地區南伽巴瓦峰等區域的冰川躍動導致的多次冰崩事件一樣,是冰川的週期性運動。
另有研究者認為,全球變暖必然導致更多冰川融水進入冰川底床,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冰川躍動的發展過程。
研究者們擔心,隨著當地氣溫上升以及降水增加,這兩次冰崩可能只是今後一系列冰崩災害的開始,對此,現有的科學還沒有足夠的研究和準備。
阿里地區位於西藏的西北部,平均海拔4,500公尺,喜馬拉雅山、岡底斯山、喀喇昆侖山橫亙其中。研究者統計,阿里地區有5,862條冰川,面積約4,900平方公里。這些冰川為當地提供了持續穩定的水源,但也包含著災害風險。#
責任編輯:姜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