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11月14日訊】上週道指大漲5.4%,標普500和納斯達克指數也上漲3.8%,但同時美國10年債指標利率卻由總統大選前的1.86%上漲到上週五(11日)的2.15%,債市上週市值暴跌1萬億美元,完全反映川普新政刺激經濟的預期心理。
本週,隨著選後慶祝行情的激情和大換倉的熱潮逐漸消退,投資人或將開始評估美聯儲12月升息對股市的衝擊。
去年12月的升息被視為股市利空,導致今年1月道指一度回跌11%,但今年隨著選後美股大漲,部分華爾街專家對升息已轉變心態,反而認為升息是美國經濟好轉的表徵,並開始擁抱12月即將來臨的升息。
從客觀數據分析,美聯儲12月升息應已水到渠成,因素包括以下幾點:首先是通脹的增溫。美國物價指數11月環比微增0.4%,同比上揚1.6%,但扣除食物和能源的核心物價已較去年上漲2.2%,超出美聯儲的2%政策目標。
其次是選前公布的平均薪資同比增長2.8%,創下2009年6月以來最高增幅。再其次,由於川普新政可望加速通脹的預期心理逐漸濃厚,以及美股選後大漲使政治干擾因素消除。最後,CME期貨數據預測美國12月升息的機率已攀升到81%附近,美聯儲在12月升息將是順應市場呼聲。
但美聯儲往後的升息會加速進行嗎?根據美聯儲官員和聯儲局分行行長最近一次會議的綜合預測,聯邦基本利率將於2017年上升0.5%,2018年再上升1%。但根據CME期貨數據,在2017年11月之前可能只升息一次(或利率上調0.25%),顯然市場只認為美聯儲的升息步調仍將緩慢進行。
這其中的關鍵或許是川普新政與利率之間錯綜複雜的矛盾關係--些微或順勢升息可反映新政刺激經濟和物價的作用,但過度或太快升息卻又傷害新政預估10年內投入1萬億美元於基礎建設的資金籌措,以及美國政府債務近20萬億美元的利息負擔。
此一美國龐大政府債務的現實,已成為川普財政刺激新政進場的同時,貨幣寬鬆政策無法輕易退場的重要邏輯。否則,新政的財政刺激作用將大量被利率正常化的貨幣緊縮政策所抵銷。
另一個問題是美聯儲的改組在即,新的美聯儲有多少作為的空間?現任主席耶倫的4年任期將於2018年3月到期,副主席費雪的任期到同年的6月,美聯儲董事會7名成員中有5名的任期將於同年到期,市場預估川普很可能全部換上自己的人馬。
這不禁讓人擔心,向來被市場視為「鴿派」的耶倫一旦遭到撤換,新任者會像她這般善於解讀市場的脈動?一旦共和黨的「鷹派」主席上任,市場最起碼又要一段時間適應。
若按川普所抨擊的美國利率長期太低的邏輯推估,新團隊將會快速升息讓利率正常化?如果全球經濟持續萎靡不振,這恐怕不是市場所樂見的。
如果美聯儲兩位前任主席柏南克和沃克爾都沒有因總統換人而遭撤換,讓市場放心的耶倫若因政治因素遭到撤換,對美股甚至全球股市或許不是一件好事。#
責任編輯: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