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隅良典鑽研自噬作用 專家讚影響重大

人氣 39

【大紀元2016年10月03日訊】日本學者大隅良典今天贏得諾貝爾醫學獎,主因是以酵母進行開創性的實驗,揭露體內防禦的重要機制,即細胞會自動分解和再利用自身成分,專家讚揚他的發現影響重大。

諾貝爾委員會發布聲明說,了解這種「自噬」作用的科學原理,有助更深入探索癌症、巴金森氏症和第二型糖尿病等疾病。

大隅良典在1990年進行的相關研究,獲其他科學家推崇具有「典範轉移」和「開疆拓土」的意義,包括找出控制自噬作用的基因。這對開發藥物相當重要,因為有助發現這些基因出問題對各種疾病的影響。

劍橋大學(Cambridge University)醫學研究所(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副主任魯賓斯坦(David Rubinsztein)表示,大隅良典提供了世界各地的科學家「重要工具」,協助他們了解自噬作用若出問題可能導致各種疾病,包括傳染病、癌症以及巴金森氏症和亨丁頓舞蹈症(Huntington’s)等神經退化性疾病。

美聯社報導,魯賓斯坦說,控制自噬作用可能是治療其中部分疾病的關鍵。

瑞典卡洛林斯卡研究所(Karolinska Institute)教授霍格(Chister Hogg)則告訴路透社,大隅良典的研究有助解釋人體發展的重要過程,包括生老病死各方面。

他表示:「在(人體發展的)非常早期階段,各種器官和整個身體在成長過程不斷翻新,因此必須去除老東西以產生新架構。到了老化時,也有些東西得去掉,而自噬作用就是去除它們的原則。」

霍格說:「如果你影響了這種機制,也就是涉及自噬作用的基因與蛋白質,就難以再處理那些廢棄物,而它們累積在體內將會造成某些疾病。」(轉自中央社)

相關新聞
諾貝爾醫學獎 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獨得
諾貝爾醫學獎  日學者大隅良典獨得
2016年諾貝爾醫學獎簡介
【新聞五人行】川普上台後 中國走線客犯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