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10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綜合報導)10月24日,人民幣在岸、離岸兩個市場兌美元即期匯率雙雙跌破6.77,再次刷新6年以來新低。自9月30日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已經下跌超過1000個基點,貶值幅度超過1.5%。市場預計人民幣兌美元貶值將持續。
離岸人民幣兌美元逼近歷史低位
24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7690,為2010年9月9日以來最低,較上一交易日(10月21日)下調132個基點。在岸價開盤跌破6.77,離岸人民幣跌破6.78關口後跌幅迅速擴大,一度跌0.2%報6.7842,逼近6.7850的歷史低位。
據大陸《證券時報》報導,自9月30日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已經跌去超過1000個基點,貶值幅度超過1.5%,年初至今的貶值幅度已經達到4.28%。
藍石資管研究總監趙博文對此表示,這波貶值此前市場是有所預期的,但是幅度確實讓大家意外。從具體的貶值情況來看,十一後人民幣匯率快速下跌,主要由於央行中間價的大幅下調,這超出市場預期,但也正說明央行中間價設定較為市場化,後續貶值還會持續,但幅度還是要看央行態度。
目前,人民幣中間價已經屢破6.7價位,但中共央行並未出手干預。
在人民幣一再突破市場預期關口之後,有分析稱,央行目前無意大幅干預匯率。德國商業銀行亞洲高級金融學家周浩表示,央行在十一長假後讓中間價突破6.7,本身就表明了態度,即基本上放棄了這一位置的爭奪,第二,在6.7前後對中間價的定價模式有明顯區別,在突破6.7之後,中間價的波動幅度明顯擴大,而在此之前,卻有意以較小的波動來控制市場情緒。
廣發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郭磊認為,目前央行並未採取引導中間價的方式去防守匯率,而基本是順勢而為。從政策合意性來說,在本階段對貶值適度順水推舟,可以提前釋放年底聯儲加息的匯率風險。
據華爾街見聞消息,郭磊分析:目前已經是10月下旬,人民幣短期釋放匯率壓力一則可以提前洩出年底美國加息帶來的匯率風險;二則也部份緩解明年初外貿換匯壓力。
人民幣貶值壓力猶存
市場認為,美元走勢將是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勢的一個主要影響因素。
據中證網消息,市場人士認為,年底前,市場對美聯儲議息的關注度及加息的預期或繼續上升,美元大機率將繼續處於強勢格局。
資深外匯交易員顧馳24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美元指數一度已突破98關鍵點位,那麼之後離99、100就已經不遠了,近期極限看到105。」
易信金融總部中國區首席交易官孫宇也說:「100問題不大,要是加息的話,美元指數就直奔105了。」
市場人士指出,有鑒於此,人民幣仍將蒙受來自外部的貶值壓力。
同時,隨著大陸經濟調整,境內企業「走出去」的動力在增強,對外投資規模持續擴大,近年來家庭部門對外匯資產配置需求也在上升,未來私人部門對外匯的需求可能依然保持旺盛,由此帶來的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還將持續。
有金融機構認為6.8將成為人民幣的新底,也有機構認為是7.0,而日經中文網10月20日曾報導說人民幣貶值看不到底。
人民幣大幅貶值後果呈現
人民幣維持這種大幅貶值的趨勢已經在資金市場上引發了相應的後果。
據《證券時報》報導,首先最明顯的就是,最新的外匯儲備數據和銀行結售匯數據都顯示出資金再次出現向外走的動力。而資本外流的另一個典型方式——企業出海收購也表現得十分明顯。據商務部數據,今年1月~9月,中國企業發起的海外併購實際交易金額674億美元,已超過去年全年的併購金額;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額達到了1342億美元,同比增長53.7%。
另外,隨著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持續大跌,國內貨幣市場流動性呈現出明顯的收緊態勢,且這種資金緊平衡的局面持續了多時。24日,債券收益率出現大幅上行,國債期貨大跌。機構分析稱,出現這種情況的直接原因正是資金長期維持緊平衡所致。
中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巡視員魏加寧10月16日在談到大陸資本外流加劇時表示,現在大量資本外逃是一個很不正常的現象,而中國人在大量移民。這說明在這些人心中,中國的風險比外國更大。所以,這是經濟大環境出了問題。
責任編輯:劉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