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南隨筆】談兒子玩電子遊戲(七)

人氣 19

(續上期)大家可能都聽過」羅森塔爾效應」。羅森塔爾教授是一位教育心理學家,他曾進行過一個有名的教育實驗。有一次他到一個班級,當場點了一些學生的名,並告訴老師和同學們,說他們是天才,將來一定會有出息。從此,被羅森塔爾教授肯定的學生不僅自己認為將來一定有出息,連老師都另眼相看。果然不出教授所料,20年後被點名的學生確實比較出色。人們以為羅森塔爾教授有甚麼特殊的識別「千里馬」的本領,於是紛紛向他請教。不料教授說,當年他完全是隨意地點了一些學生的名。至於後來他們比別的學生出色,完全是一種心理效應。之後,人們就將這個與心理教育有關的事例及其中的規律稱為羅森塔爾效應。

羅森塔爾效應的要旨是在教育過程中必須重視心理因素的作用。孩子需要支持、鼓勵、表揚,需要充分的心理享受。

我會時時觀察兒子,一旦看到兒子的進步,比較按規定時間關機,在網上看與拓展知識面方面的視頻和文章等,我會及時給予肯定及鼓勵。也經常當著兒子的面告訴老公,兒子做得好的方面。正面標籤是積極的心理暗示,肯定及鼓勵是激勵孩子積極向上的動力。

7.鼓勵孩子尋找自己的興趣

我一直認為單靠硬性管制孩子玩電游的方法,絕不是上策。不僅效果不好,而且不利於親子關係。特別是對中學以上的孩子。

經常聽到高中生或己上大學的孩子坦誠地告訴家長:別過高估計了限制孩子上網的電腦軟件,早被我們功克了!也別以為你們定的制度對我們有多大的制約,我們如果我們想玩,一定會有辦法的。你們那點彫蟲小技,還是別費心了吧。一個家長告訴我,她把電腦鎖起來,兒子居然會撬鎖而入。看來與孩子們鬥智鬥勇,家長們也並不一定佔上風啊。

花很多精力僅僅在於硬性控制和監控孩子玩電子遊戲是遠遠不夠的,倒是應該花更多的心幫助孩子找到他們有興趣做的事。孩子一旦找到了他的興趣,那股動力可厲害著呢,他們對玩電子遊戲的需求也會相應減少,我們啊,就可以在一旁悠閒地喝咖啡偷樂了。

有人看過我兒子10歲在PCE表演的街舞嗎?夠酷的了吧!你知道,那可是他自己編舞的原創哦。兒子愛上了跳街舞,說起來還是老公的功勞。老公喜歡看「YouThink You Can Dance.」,後來我和兒子也喜歡上了。每到節目播放的時候,一家人都會坐在電視機前,一起觀賞優美的音樂和舞姿,那酷酷的街舞在兒子的身上播下了種子。但很奇怪,兒子瘋狂跳街舞是在於下一年「YouThink You Can Dance.」節目播放的時候。

那段時間,兒子跳街舞跳狂了,一有空就跳,洗澡前對著大鏡子跳,還把Youtube上幾乎大部份他喜歡的街舞片子到看了,他還去查他喜歡的街舞團隊的資料。兒子最喜歡jabbawockeezdancing group 的表演,後來去拉斯維加斯時,還專門去現場看jabbawockeez 的表演。兒子那個激情份,我和老公還真沒見過,這讓我感慨,孩子一旦對甚麼事有興趣,那股力量我們想擋都擋不住。那段時候,玩電游時間大大減少。

有些家長埋怨孩子不努力,他們主要指的是沒見孩子整天在做題。我一直認為,學校的書本學習只是學習的一部份,生活才是個大校園,通過電子產品吸取知識也是學習的一部份。

我外甥女(在國內)初中的時候,我妹妹在電話中與我聊她女兒,在一番的肯定讚語之後,總會有點惋惜地加一句:」但我覺得她不夠努力。「我問妹妹她為甚麼這樣認為,妹妹答到:「她把學校的功課做完後,就看電視,或在電腦/手機上。「外甥女今年剛剛被她的dream school (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錄取。跟她聊天中知道她當時很喜歡看」Project Runway” 的美劇,她在網上很愛看跟服裝、裝飾、藝術有關的東西,她去看世界頂級服裝設計大師的傳記和品牌設計。這一切對她申請FIT 時準備Portfolio有非常大的幫助。外甥女在高二的時候告訴媽媽:」我覺得花85%的時間在學習上就夠了,我想花些時間在我感興趣的事上。」高中畢業她took gap year, 去了英國一家頂級設計學院在國內辦的一個服裝設計基礎培訓班,在此期間她為了自己的激情,雖然忙得廢寢忘食,但再累再苦卻樂在其中。她後來告訴我:」爸爸和媽媽當時一看我在看電視,在電腦/手機上,就認為我是不務正業,其實我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就像Steve Jobs 說的:「你不能預先把點點滴滴串在一起;唯有未來回顧時,你才會明白那些點點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所以你得相信,你現在所體會的東西,將來多少會連接在一塊。你得信任某個東西,直覺也好,命運也好,生命也好,或者業力。這種作法從來沒讓我失望,也讓我的人生整個不同起來。」

有些父母只鼓勵孩子跟學習有關的興趣,否則就是浪費時間。我倒不這樣認為。想想看,我們成年後在工作上,家庭裡,朋友中運用到的種種與人相處技巧,處事之道,思維方式,難道很多不是歸結於我們童年或青年時代書本之外生活經驗的積累,感悟和沉澱嗎?還有,我們現在的生活情趣愛好,很多不也是從小時候逐漸發展下來的嗎。很多成功人士,小時候是trouble-maker,年輕時迷茫過,徘徊過,沉淪過,但往往都是因為他們對某一方面的激情,讓他們從迷茫中走了出來。

我一直認為,如果一個人能發現自己喜歡甚麼,擅長甚麼,那他(她)真是個幸運兒。我不希望兒子做考試機器,我希望他能不斷地去跟隨他內心的召喚,有足夠的自由時間,去發現和體驗:自己對甚麼有興趣、自己的特長是甚麼。我經常跟兒子說:Find your talent, and use your talent to help others.

有些家長為了不讓孩子玩電游而把時間排得滿滿的,也有的恰恰相反,留出大塊大塊孩子獨處的時間,這也許適合一些家庭和孩子(比如己找到興趣的孩子,或有較好自制力的孩子),但我還是比較喜歡折中的取向,這樣家長和孩子既不會忙得疲憊不堪得連全家一起吃頓晚餐聊天的機會都難得,而且孩子也需要有一些閒暇時間去找一些除了電游以外感興趣的事去做。

還有,在家裏,除了做家務,我們是如何渡過我們空閒時間的?我們要求孩子少玩電腦,但他們看到父母大部份時間都在電腦前,或在微信上,我們是怎樣以身作則為孩子做個「生活應該是平衡」的榜樣呢?如果我們的生活不平衡,孩子也跟我們學,我們對孩子又有甚麼好埋怨的呢?

責任編輯:澤霖

相關新聞
喬州名列全美最佳州排名第18位
亞特蘭大都會區通膨略高於全美
喬州5月選舉大抵塵埃落定
阿拉巴馬安排再次使用氮氣執行死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