寤翰:是愛情還是罪惡

──英國電影《安娜‧卡列琳娜》

人氣 384
標籤: ,

【大紀元2016年01月15日訊】列夫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琳娜》我應是中學時代就看過了吧?不論是中文譯本書籍還是譯製片。只是除了有個故事輪廓已然忘記其他了。但不論何種原因的自殺悲劇,這樣沉重壓抑的主題並非是我所喜歡的,故昨晚央六的佳片有約本想忽略不看,但自小的黨文化洗腦,讓我深知,現在重看任何一部堪稱真正名著的作品都會是一種全新的體念,如《呼嘯山莊》、《悲慘世界》等等,故我開始了這次觀影之旅。

果然,英國版本演繹的安娜讓人耳目一新。黨文化的思想枷鎖在一個精神覺醒的人面前徹底脫落。一如其他的,當我不再以批判的眼光看待時,此片在我眼中就是一部關於婚戀家庭社會倫理的電影。

當熱戀安娜的沃倫斯基對逃避他的安娜說,我們已經沒有了寧靜,除了痛苦或者追求極致的快樂。如果你是安娜將如何選擇?有一個豆瓣網友評論此電影說,「列文和安娜都追求真實,但列文投奔上帝,安娜倒向撒旦(自殺)」這讓她在眾多豆瓣此片的影評中脫穎而出。尤其難得的是她是2012年時一在讀本科生,故讓我感到驚喜。要知道,至今那些中外名著、或者所謂的經典作品在紅朝的網絡上,如百科介紹裡幾乎都是黨文化舉國教育的一種延伸,都刻有深深的黨文化思維的烙印。比如,此電影有網友認為裘.德洛出演的成熟、穩重、寬容的卡列寧是來黑安娜的。

好搜百科說,「人們又把《安娜‧卡列尼娜》當做俄國19世紀現實的教科書。正是通過它,許多人瞭解到了俄國19世紀70年代的社會現實。俄國後來的民主主義革命者對社會的攻擊便是從這裡開始的。俄國革命的領導人列寧曾反覆閱讀過《安娜‧卡列尼娜》,以至把封皮都弄得起皺了。」從這些評價可見,馬列政黨利用大文豪的名著來粉飾自己血腥恐怖的暴民革命。而黨文化刻意包裝與利用主張反傳統與革命的魯迅作品與此一脈相承。

我們老祖宗說過,見仁見智。而惡魔看見的自然是其中可利用來摧毀傳統倫理道德價值觀的惡。

依稀記得,以前讀此書就對卡列寧厭惡不起來,裘‧德洛的演繹只是更生動形象的說明罷了。一個有社會名望的虔誠東正教信徒,恪守自己的信仰為人處世,如果不是沃倫斯基硬生生的插足、安娜出軌,卡列寧就是一個事業成功、家庭幸福的人。當確知妻子出軌也曾生氣、憤怒過,但是選擇寬恕卻讓他得到解脫。而且他深知,如果與妻子離婚,安娜也不會獲得幸福,故一直給安娜回頭的機會。這樣的寬恕讓出軌的安娜與沃倫斯基的良心不安,沃倫斯基在寬恕他的卡列寧面前哭泣,這是一個有別於禽獸的正常人所應具有的正常情感。故而建立在別人痛苦之上的愛情是不會獲得幸福的,因它經不住良心與道德的拷問。最終安娜臥軌自殺了,而沃倫斯基赴死一樣的參戰,不僅是一種他對自己選擇的懲罰與懺悔,也是安娜難以得到她理想的愛用自己的死懲罰了他。今我看到了其中的果報,即如人所言的難逃的宿命。

安娜的婚姻危機讓我想起現代人所謂的「七年之癢」來。拋棄九年的婚姻另結新歡,安娜如果活在以反封建的名義反道德的紅朝的今天,她的婚外戀都不算是個事。而她背離了傳統的婚姻觀並以悲劇收場。不論是中國傳統的「萬惡淫為首」,還是西方基督教的「七宗罪」之說,包括但丁在神曲裡排列七宗罪首位的即是「好色-不合法禮的性慾,例如通姦」等等,可見不論東、西方,傳統的倫理價值觀其實是一致的。但是現代人,尤其是被黨文化洗腦成無神唯物無根的紅朝人,因迷失了信仰與文化都錯以為這些傳統束縛了人性與自我,而以追求愛情與所謂的「戀愛要自由,婚姻要自主」的名義,而無知或者無視其中的倫理與道德及將要為此承受的後果。

其實,正如此片列文所說,人應該忠實於婚姻與家庭,不然就與禽獸無異。據說列文的見解就是托爾斯泰的見解。列文與農夫一起勞動時,農夫告訴他,人們不只是追求溫飽,更重要的在於靈魂。可見在托爾斯泰的眼中,精神追求甚於物慾,而純正引人向善的信仰才能讓人擺脫與超脫於各種慾望,包括愛慾,讓人寬容與得到安寧。如卡列寧。而安娜的悲劇,是陷入愛慾不能自拔讓她忘卻了家庭責任,即使對兒子的愛也沒有讓她回頭,因為孤注一擲的她絲毫沒有想過對丈夫與兒子所帶來的傷害,甚至是對不成熟、未婚的沃倫斯基也是一種傷害,這讓她最終走向了不歸路。

喜歡與漂亮女人上床的年輕、英俊、風流的沃倫斯基就是一個花花公子,故他不顧安娜是有夫之婦而窮追不捨。他賽馬摔倒竟然無絲毫憐憫的槍殺了他自己喜愛的白馬。這一細節不僅讓安娜大庭廣眾之下洩露了自己的出軌,還暗示了她的悲慘結局。沃倫斯基對於女人就如在馴服馬,不論他聲稱有多愛對方,自私不乏冷酷、不懂寬容的他最終都只會傷害而非愛護對方。他雖有同情心卻缺乏責任心與男人的成熟、穩重,是讓安娜走向毀滅的原因之一。另外他曾經是一個情場高手的過去,對他變心的恐懼與無安全感,讓安娜變得脆弱而神經質,並成為她對自己與愛情絕望而自殺的最後一根稻草。

又想起愛因斯坦在《我的信仰》裡所言,他並不完全相信人會有那種哲學意義上的自由。叔本華說,「人雖然能夠做他想做的,但卻不能要他想要的」。安娜與沃倫斯基選擇了隨心所欲做他們想做的,但卻無法得到他們想要的結果。此即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托爾斯泰與愛因斯坦都告訴我們,作為人,只有善良的正信才能讓人擺脫慾望的控制,將人從地獄引向天堂。

安娜就是一面鏡子,不論什麼樣的社會,很多女人尤其是今天「笑貧不笑娼」愈演愈烈的紅朝女人們,都有機會面對沃倫斯基式的誘惑。是如安娜一樣飛蛾撲火,還是如基蒂一樣選擇自己的伴侶並忠於婚姻與家庭,是一種人生考驗。婚姻是神聖的,一旦背叛了它即會遭受惡果。此即中國古人所謂的天理,更是智慧,只是有多少今人會對此心存不疑與敬畏呢?

卡列寧對以愛情自辯背叛婚姻誓約與拋棄家庭的安娜說,即使是愛情,你能讓其中的罪惡變得純潔嗎?我的答案是:不能!竊以為,僅此一言,此片就堪稱沒有辜負這部世界名著。

在此,感謝那位豆瓣網友的分享。

責任編輯:趙元

相關新聞
【顏丹】「非學校化教育」在中國緣何如此尷尬?
【任重】中共的毒害從「為人民幣加油」的孩子開始
【顏丹】為何小學生買「二道槓」 肩牌成為一種流行?
中國高校自主招生試題:用100字吐槽春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