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一個夢想足以照亮整個天空」,「不是因為我和你有什麼不同,而是因為我和你相同, 我和你一樣固執,一樣強悍,所以我只祈求我會成為像你這樣好的人」,所以也請不要忘記,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世界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實現。」
——美國經典影片《十月的天空》
1999年,美國環球影業根據NASA宇航技術師霍默‧海堪的自傳體小說《火箭男孩》(Rocket Boys),改編拍攝的影片《十月的天空》(October Sky),大獲媒體和影迷的一致好評,受到東西方觀眾的青睞和推崇。
影片講述的是,1957年,蘇聯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此事在美國引起巨大的反響。在西維吉尼亞州的煤林小鎮 (Coalwood ),人們聚在一起觀看從夜空劃過天際的衛星。 這顆衛星不但在天空留下了美麗的痕跡,也在這個即將沒落的礦區小鎮裡點燃了一個孩子的夢想,他就是霍默‧海堪 (Homer H. Hickam, Jr.)。
生活在這個煤林小鎮的男孩,長大後幾乎只有兩條出路可以選擇:一是做礦工,二是踢美式足球,以獲取可以上大學的獎學金。霍默既不想像他的父親一樣做煤產公司的主管,當一名在地下挖煤的礦工;不過他也沒有像哥哥一樣健壯的體魄去踢足球。在煤林這片狹小的天空,霍默的人生軌跡似乎就此被劃定。
高中生萌發夢想 造火箭
就是那枚運載衛星升空的火箭,啟動了他擺脫既定的煤林格局。在一個傳統保守的小鎮,一個高中生萌發出與眾不同的夢想「造火箭」,當時被小鎮的居民認為是癡人說夢。
霍默和他的三位好友組成「火箭男孩」,這是一個特別的團隊。霍默擁有製作火箭的熱情和信念,他的兩個幫手,其中羅埃李擅長交際,能夠說服小鎮居民交出他們所需要的東西;歐德爾知道如何取得製造火箭的材料,他們在數學天才昆廷的幫助下,設計出系列的火箭。火箭男孩做好第一枚火箭後,在霍默的家門口,他們用了 30支爆竹的火藥發射火箭,結果一聲轟響炸毀了霍默家院的圍欄。
發射火箭造成的系列事故後,他們就跑到村外的垃圾場建起發射基地,他們成功發射的第一枚火箭「Auk一號」(Auk是指一種不會飛翔的小鳥),不是筆直的上升,而是成弧線飛行直衝人群,嚇得眾人四散奔逃,最後火箭墜毀在霍默父親的辦公室附近,引起他的勃然大怒。
經歷失敗和嘲諷
火箭男孩為了造出火箭,為了掌握使火箭越升越高、越升越筆直的知識和技能,面臨了一次又一次的家庭風暴,引起這個保守的小鎮居民的側目和嘲諷,也引發校方對他們行為的爭議。由於山林突發火災,而他們發射的小火箭跌落方向又不明,因此遭到警方的懷疑。
在造火箭的過程中,這群火箭男孩經歷了很多的失敗和嘲諷,也經歷了心靈的痛苦和內心的煎熬。面對築夢之路的種種缺口,影片中萊蕾老師說:「不該只是一味的在意別人的看法」。是,很多時候應該傾聽內心深處的呼聲,因為那才是你的真實,傳遞的心愿和嚮往。儘管一再受阻,為了心中的夢想,他們堅持不言放棄。並在一 次次的失敗中,更加努力的去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把每一次的失敗,當作前進的階梯。
霍默的父親在挖煤時遭遇塌方,受到重傷,面對家庭的變故,霍默不得不休學下礦挖煤,「火箭男孩」於是宣告解散。
學校老師支持 母親鼓勵
面對外界環境的巨大壓力,人的偉大夢想似乎也會顯得渺小、無助、無法實現,但心中的信念,會牽引人找到突破的那扇窗口。在學校老師萊蕾小姐的支持下,在霍默母親善解人意的鼓勵下,解散的「火箭男孩」從新恢復了他們的活力、信心和熱情。
小鎮一齊仰望火箭升空
這部影片傳遞出互助互信的友情,也傳遞出純真的信念,對外界的改變。影片的結尾,當火箭發射成功,騰躍而起直線上升飛入雲端時,這個小鎮很多的居民放下手中的工作,抬頭仰望火箭升空的壯觀。影片的溫暖,流淌的真摯和勇氣,打開了父子對峙的心結,也打開了築夢的通途。「火箭男孩」成員一路走來,在失敗和嘲諷伴隨的夢想之路中,逐漸走出煤林狹窄的天空,把心中的夢想升入太空。
當不可能的夢想成為現實時,或許也在印證著人的堅持和信念,正在超越一切的展現著不可能的奇跡,也正如影片中所說:「有時,一個夢想足以照亮整個天空」。
這個世界有著非常美的一面,如果能依靠信心和信念,活出真實的自己;如果能將希望帶給身邊的人,幫助他們懷抱希望,那麼這個世界就會聯合所有美的元素,幫助你實現心中的夢想,作為對你不棄不離、堅持不懈的最好回饋。◇
責任編輯: 古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