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08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洋報導)中共央行週二(18日)一次性投放1200億元人民幣,以逆回購方式向市場緊急注入流動性,這是自去年1月以來,近19個月的單日注資規模最大的一次。外媒分析,巨額逆回購操作,顯示在人民幣連續重貶下,資本外逃加劇。
中共央行當天透過公開市場操作,以利率招標方式進行了1200億元人民幣7天期逆回購,規模是上週的兩倍多,創2014年1月28日以後逆回購操作最大量。中標息率維持2.5%。此前該行在2014年1月28日曾進行1500億元人民幣的14天期逆回購,利率為4.3%。
另外,公開市場週二有500億元人民幣7天期逆回購到期。因此,當日實現資金淨投放700億元人民幣,亦為今年2月中旬以來的最大規模單日淨投放。
《華爾街日報》分析,巨額逆回購操作或反映大陸資本正加速外逃。
自上週中共央行大幅調低人民幣中間價後,大陸短期貨幣市場利率出現大幅上升,反映資金從大陸流走,資金面流動性出現趨緊。從銀行間短期流動性基準指標的隔夜拆款利率(隔夜回購加權平均利率)來看,該利率從人民幣貶值前的1.57%,上升到目前的1.72%,而基準1年期國債收益率2.30%,也高於人民幣貶值前的2.19%。
而6月、7月份的外匯佔款連跌兩個月,共減少3428億元人民幣,顯示在人民幣上週貶值前就有資金流出大陸,惟人民幣貶值導致資金外逃進一步加劇。
從2014年第二季度起,大陸已經出現持續的資本與金融賬戶逆差以及短期資本淨流出。2014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的短期資本淨流出分別達到555億美元、536億美元與1016億美元。這說明從2014年第四季度起,短期資本正在加速流出中國。
《華爾街日報》引述大華銀行高級經濟師Suan Teck Kin的分析稱,近期人民幣疲軟,正是導致資本外流的關鍵原因。而央行不尋常啟動巨額逆回購旨在應對流動性收緊。
彭博亞洲首席經濟學家Tom Orlik此前表示,「人民幣貶值會引發的資金外流,將影響金融體系的穩定」。
市場人士表示,央行公開市場放量注水,反映近日銀行體系流動性出現持續邊際趨緊態勢。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央行繼續降准的可能性較大。招商銀行分析師劉東亮亦表示,央行注資屬速效對策,無法取代降準等更有效的解決方案,他預計中共央行將於今季降準。
摩根大通也預期,下半年還將有兩輪降準可能,並有可能同步透過常備或中期借貸便利等方式,紓緩市場流動性緊張的局面。
責任編輯:蔡致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