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07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蕭桐美國華盛頓DC報導)正在南海緊張局勢一觸即發,一本以美中之爭引發世界大戰為主題的小說《魔鬼艦隊》,引起全球討論。作者之一、新美國基金會(New America Foundation)研究員皮特·辛格(Peter W. Singer)表示,書中描寫的雖然是虛構的故事,但是現實與故事往往只有一線之隔,第三次世界大戰隨時會由一個小紛爭引發。
美中衝突是對世界格局的衝撞
提及為甚麼要描寫由美中兩國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戰,辛格認為文學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一本成功的小說,可以大膽預測,細節甚至可以天馬行空,但大局要以現實為依託才能引起更多人共鳴。
「從網絡安全、南海紛爭、知識技術產權、經濟體系等跨越陸海空、現實與虛擬的多方位,美中都有嚴重分歧,更何況中國的擴張造成的與美國的衝突,是目前世界格局的根本衝撞。」因此儘管目前中東、烏克蘭都有不同程度的混亂,小說依然選擇了美、中作為世界大戰的雙方。
世界大戰的關鍵是網絡和太空
小說的另一位作者,前華爾街日報軍事記者奧格斯特·柯爾(August Cole)表示,一旦新的世界大戰爆發,網絡和太空將是決定勝負的關鍵。「網絡與太空技術都是新興科技,目前人類還沒有任何戰爭歷史可以借鑑。因此一旦衝突爆發,有關這兩方面失去控制的後果還是一片空白。」
辛格認為人類自以為創造了科學技術,但是卻從來沒有辦法掌控其應用方向,和最後帶來的結果。「我們必須要認識到,我們現在所能瞭解的科學很淺顯,人類對科技可能引起的負面後果根本不清楚。」
一旦新世界大戰開戰,網絡、太空的失控,甚至核武器的介入,都可能摧毀現代文明。「中共攻擊的不僅僅是軍事目標,更有對美國民生,如水電站、學校、電力工廠的攻擊。中共目前對美國的網絡攻擊,從另一方面來說完全可以視為對美國的宣戰。」
美中軍方以彼此為假想敵
「《魔鬼艦隊》雖然是小說,但它對現實的一些預測比史實更準確。」 辛格表示,小說的開章描寫美國偵察機與中共軍方產生衝突,這與現實有驚人的相似。「我不想具體解釋為甚麼我們18個月前的預測,會在一個月前的現實中發生,但是我要說,這本小說是以多方面的研究與數據為基礎的。」
辛格與中共軍方的領導人有多次接觸,瞭解到美中軍方對彼此有很強的戒心。中共不斷增加的軍費,以及其網軍對美軍技術的竊取,「不管美中軍方表面怎樣製造合作的假相,雙方一直以對抗為目的進行軍備。」
美中大戰或因偶然衝突開始
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今年6月的調查顯示,美國無論是從經濟、工業創新、外交、文化、軍事還是政治等縱向、橫向領域,都是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至少在2030年之前沒有任何國家可以與之比肩。柯爾認為,中共之所以發展網軍,是因為美中在網絡技術發展上尚可競爭。
辛格認為網絡沒有空間、時間的限制,美國現代軍事對網絡技術的依賴,在中共不斷的網絡攻擊下凸顯成為美國軍方的弱點。「美軍現在有98%的軍事信息是通過網絡傳輸的,中共對美軍軍事技術,如戰機技術等的頻繁偷竊,讓美軍也開始加大對網絡、太空技術的投入。」
如果說五角大樓50億美元的衛星保護項目,是美軍在現實世界的反擊,那麼熟悉軍事科技的辛格與柯爾,在小說中描寫的F-35與殲20及殲31戰機的空中對戰、飛行員與無人駕駛戰機一較高下等未來戰爭實況,則是另一種激烈對抗。而美中駭客們在地上也沒閒著,矽谷科技大亨與中共網軍的網路大戰將戰爭帶入了虛擬世界。
相對於有計劃、有準備的開戰,辛格認為第三次世界大戰會是由必然導致的「偶然」。「當奧匈帝國皇太子斐迪南大公被殺後,當時世界巨頭們的日記中,沒有一個人認為這是一件驚天大事。但是當事件繼續發展下去後,因為集體協定防禦條約和複雜性的國際結盟關係,世界各國紛紛捲入到其中。」
辛格認為小說畢竟是小說,但是如果書中反映出的種種現實問題得不到解決,科幻就會成為現實。「70年前,人類做夢也不會想到現在的網絡世界,而種種現象表明,真相恐怕比我們能預測到的結果還要壞。」
責任編輯: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