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07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報導)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專欄作家、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者陸一日前表示,從中國大陸A股25年來的歷史看,中國股市就是一個政治市、政策市和政績市,如果不從根本制度上去改進市場運行環境,救市或不救市都難改變中國股市現狀。
大陸股票市場近來大起大落,中共當局推出了一系列救市措施,陸一表示其實從大陸25年A股歷史來看,當前中共政策托市、行政干預的種種手段並不新鮮,實際上早在25年前就已現雛形。
中國股市在試點初期,股票發行基本無人問津。深圳在其第一隻股票——深發展發行時,要由市委市政府號召各級中共黨政官員帶頭認購深發展來支持改革。
到了1990年,深發展等老五股開始分紅派息並拆細,突然而至的財富效應,使得深圳股市出現了歷史上第一次狂熱。截至6月底,發行的幾隻股票都上漲了百分之四百以上。
1990年5月中共中央對股票市場採取了嚴厲的整頓治理措施,5月29日,深圳實施股票交易的漲跌停板10%。
6月中旬,中共國務院批轉國家體改委「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的股分制改革不再鋪新點」,這是中國股市歷史上第一次暫停IPO的記錄。
7月1日,深圳率先實行《關於對股權轉讓和個人持有股票收益徵稅的暫行規定》,賣出股票需繳納6‰的印花稅;紅利所得超過銀行一年期利息部分,要繳納10%的個人收入調節稅。這是印花稅的由來。
7月,在中共中央一份有關股市的內參中,有中央級人物批示股票是資本主義的東西,結果差一點使整個證券市場的試點、兩個正在籌備中的證交所胎死腹中。
1990年10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做出決定,處級以上黨政官員不得買賣股票。11月20日,深圳黨政官員紛紛踏入股市開始拋股。
由於以上的種種原因持續上漲半年的深圳股市從12月8日開始掉頭向下,自此開始了長達9個月的下跌,其間,深市總市值蒸發近8個億,市場一片恐慌。
1991年7月3日,在市場持續低迷的背景下,深交所舉行了正式開業儀式。深圳市政府面對連續9個月市場持續下跌的嚴峻局勢,不得不在1991年8月19日召開有企業家參加的「救市」會議,動員機構入市,加強市場的支撐力。然而所有到會的企業家們,沒有一個出面應聲。此後直到1991年9月2日,深圳市政府連續召開五次「救市」會議,但仍未取得任何實質性成果。
9月2日晚,深交所向市委書記李灝要求依靠政府財力救市。深交所負責人要2個億(人民幣,下同),把股票價格托起來。李灝表示同意。市長鄭良玉要求一定要絕對保密。憑借這2個億,到11月14日,深證指數創下收報136.9點的當年最高記錄。
陸一表示,25年前中國股市這第一個漲落,勾勒出一抹驚艷的深V,也奠定了中國股市最富特色的監管調控底蘊:以意識形態判斷股市漲跌的背景;實施漲跌停板;加諸印花稅;黨政官員不能買賣股票;暫停IPO;國有股限制流通;黨報評論員(內參)成為市場調控風向標;開創了政府動用資金打指標股托市的首個案例。
在此後的20多年,尤其是1992年中國證監會成立和1998年滬深證交所成為中國證監會派出機構之後,無論是1994年的「三大政策」救市、1999年的「跨世紀行情」、2007年的「股改行情」,還是2014年11月至今的「國家牛市」,行政監管思維方式和行為定式了無長進,無一不是麵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麵。
暫停IPO、調整漲跌停板、鼓動(或嚴查)場外資金入市、用黨報評論員文章影響市場漲落、調整印花稅、在股市長期低迷時用更多的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來活躍市場、在股市高漲時動用各種手段打壓市場過熱。這種長期動用政府信用調控股市漲跌的結果,也培養了市場參與者只盯著政府「閒不住的手」而動的預期。
陸一認為如果不從根本制度上去改進市場運行環境的話,由新股發行制度缺陷而被迫起家的中國證監會,即使再過多少年,還是無法改變中國股市是一個政治市、政策市和政績市的現狀。
大陸股市近來持續下跌,從6月12日上到5,178點之後,一直跌到目前(7月2日)的3,912.77點。據陸媒騰訊證券統計,自6月15日到7月2日,兩市市值蒸發16.43萬億元,平均每天蒸發1.17萬億,以6月23日到6月26日當周有效持倉的5,076.60萬投資者來計算,平均每個賬戶在這13天內市值蒸發32萬元。
雖然中共各監管層近三天已經連發十道救市金牌,但目前來看均無效果。
有海外人士認為,進入7月以來兩天在「利好」消息下股市仍然下跌,是因為股民經過這段時間的教訓,已經看清了中共試圖吸引各路資金(熱錢、民眾儲蓄)支持實體經濟的用心,所以長期被中共黨媒忽悠、大呼上當受騙的股民再也不接受了,稱「不跟黨玩了」。
責任編輯:李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