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07月26日訊】
第二次中國遠征岀兵,情况就不一樣。一來,美軍參戰,宋子文在美國拿到15.5億「租借法案」貸款,大量美援物資、海運物資經由「駝峰航運」送往中國。
陳納德將軍的「中國空軍AVG自願大隊」改組成了「美軍陸軍第十四航空軍」, 及「美國陸軍第十航空軍」。加上上千架轟炸機、戰鬥機及駝峰用運輸機及超過3000人之飛行員、空勤人員來到中國;在陸軍方面,也在「租借法案」款項下援助,近4000人之顧問、工兵、陸軍來到中國。
蔣委員長發動十萬青年十萬軍,唱著「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心裡 的長城……!」( 這首「義勇軍進行曲」後來被大陸拿去當成了國歌),這就是當年「青年軍」之由來。
「青年軍」 是中學畢業生、大學生,為了國家投筆從戎,報名志願被送到印度参加遠征,或者成了空軍在印度受初级訓練,再送去美國高級訓練,回國後成了「CACW中國空軍中美混合大隊 」沒陣亡的、活存的都成了後來在台灣的空軍基礎人員及髙級將領。
青年軍來到印度,被配以美軍設備、美式訓練,當然,這批知識份子組成之軍隊,非第一次遠征「草鞋布鞋」軍所能比,知識份子深知國家民族大義,作起戰來,更能智能勇,日軍碰到這様一批國軍,日軍要「玉碎」(全軍不投降戰死)都來不及就大敗了!
第二次遠征軍組成,由第廿集團軍霍揆章下屬兩個軍,第十一集團軍黄杰下屬三個軍,再加上直屬第八軍李彌及直屬第九十三師吕國鈺部隊,直屬砲兵部隊邵伯昌,及直屬獨立工兵部隊傅克軍下屬3個工兵團,六大兵團共16萬人。
第二次遠征主要目的是因為1942年第一次遠征軍失敗,日軍封鎖了緬甸仰光至昆明之中國唯一對外通道──中緬「滇緬公路」。
而美援物資只得靠「駝峰空運」,軍用油、彈藥武器,甚至於軍用車輛都得靠「空運」,成本太高不說,美軍運輸機,每天超過400架次來回於印度與昆明之間,喜馬拉亞山都在20000至25000英呎以上。
當年,螺旋漿運輸機只能到達13000英呎髙度;換言之,運輸機只能在半山腰之間穿梭航行,失事率已達三年約586架,平均每隔一天損失一架,掉在深山中。可憐的美軍年輕飛行員,一年要「失蹤」500人左右。
每月約40人。這是一個 「令人難以置信而可怕」的數字。
筆者在2012年5月,曾去過陳納德元配家郷──路易斯安那州(Louisiana)由陳納德外孫女卡拉維兒(Nell Calloway)所主持之飛虎博物館訪問。見到一位90幾歲的老「駝峰」飛行員──迪克(Dick Sherman)。
在口述歷史中,筆者問過一句話:「當時,你會害怕嗎?」迪克回答:「當然害怕!那時我才24歲,在人手不夠之下,我坐在正駕駛座位上,每次在跑到頭上,看見前面一架飛機剛自跑道尾剛拉起,我就忙得根本來不及怕,只得推足油門,向前衝出去!」
我又問到,你能「放棄」或「拒飛」嗎?,迪克回答是可以的!不過隊上人會説:你怕死,當初為什麼要當飛行員?。
在美國羅斯福總大力支持援華政策下,中美雙方决定緊急再自印度沿著喜馬拉亞山下横開一條公路,自印度雷多鎮(Ledo)到芒市,聯接到中國直向之滇緬公路到昆明──這段就是有名的「中印公路」,後來又名「史迪威公路」,中方遠征軍中工兵指揮官傅克軍將軍派出獨立工兵第11團及12團負責。
但是,此時日軍佔據著中印公路緬甸之中途「密支拿鎮」,及滇緬公路至怒江必經之松山高地、龍陵、騰衝己兩年之久,要想打通「中印公路」接「滇緬公路」到昆明,必先把這些地區日軍肅清不可!,
日軍山下奉文大將 10萬大軍進入南洋,東覇西佔,人員被分散不説,1942 年4月18日,又名被杜立德偷襲一下轟炸東京,日本政府突然醒來,抽調了2,3萬人回防日本本土之防禦。如此,在緬甸的日軍人數每當一場戰敗,人數只減不增,士兵士氣大打折扣。當每個戰役,師圑長指揮官大喊戰敗就全軍「玉碎」,結果都只玉碎了他自己。◇
【編按】作者傅中(John C. Fu ),其父親為抗戰英雄傅克軍將軍。曾参與英法超音速客機「恊合號」設計,任職飛機内艙設計師多年,目前為C F Kent 集團董事長。著有《杜立德B-25轟炸東京的故事》、《飛虎,黒蝙蝠及黒猫》等書。
責任編輯:古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