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07月24日訊】
第一部份 前言
恩格斯認為,哲學史可二分為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1】。一以貫之,唯物即肯定物質第一性,唯心即肯定意識第一性。恩格斯的二分法在當時、哲學史中並不具有權威性,在蘇聯成立後此二分發便立即紅便大江南北。該二分法將哲學史劃分為上下二元,上元為「唯物」,下元為「唯心」。
唯物主義派別中的辯證唯物主義一支對中國的極大影響力不可忽視,在前後六十年中影響了幾十億人。誠然,中國的發展與輝煌我們有目共睹,但是在「萬家燈火」的背後是否存在著缺陷與隱患?在弘揚「正能量」的同時,「負能量」的信息是否傳遞出危險的信號?
答案是肯定的,水至清則無魚。近年以來,隨著政府對信息公開、社會公平的倡導,一部份時代的弊病有機會陳列於我們眼前。在道德滑坡、社會不公等現象的背後,暴露出了甚麼問題?為何大力弘揚正能量,所獲得的效益卻未達預期?
真正引領時代風氣的,是哲學思想。當我們所處的時代距原先設置的目標有偏差時,我們應當反思根本:各種弊病的背後,是否是辯證唯物主義暴露出的局限性所致?若不及時修補調整,我們或將漸行漸遠。
本文將依據「因」與「果」兩方面討論。「因」即學理知識,「果」即作用及果效。
第二部份 學理缺點
有一個命題是無可辯駁的:任何理論均有自身的缺點。因此,聲稱辯證唯物主義是絕對的真理、絕對的正確無疑是妄自菲薄。一種理論有缺點固然不可怕,但拒絕承認之並修正之才是真正可怕之處。
本部份的重心不在政治哲學,而在於形而上學中的本體論與宇宙論。
1.支點的缺陷
唯物主義認為:物質具有第一性,即存在先於感知。不妨從其證明入手。證明如下:
證明:
「前提a:假設存在一個客觀事物(如杯子)
由a可知:該客觀事物(如杯子)不依賴於人的意識而存在
結論:物質具有第一性」
由上可知,前題a是一個假設的存在命題。然而,該假設的成立條件是:客觀事物(如杯子)被感知,即「存在即是被感知」【2】。若客觀事物(如杯子)未被感知,命題a的假設就不成立,上文的論證也土崩瓦解。此悖論也稱「天雲悖論」。
阿基里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支起一個地球。」若一種理論的支點存在缺陷,理論本身的內容缺點暴露了出來。
2.規律與意識能矛盾
辯證唯物主義一方面強調:意識具有能動作用,另一方面肯定「規律」的存在。「規律」即因果律,即有因必有果。此在(Dasein)【3】既是因,又是果。現在的存在物由過去的因素決定;現在的因素,也決定著將來的存在物。辯證唯物主義認為自然現象與社會現象是線性對應的。一方面,辯證唯物主義批評狹義機械論,另一方面又承認「規律」的實在性和正確性。於是,辯證唯物主義就不可能避免承認決定論的合理性。因此,因果律所帶來的直接後果便是人不再有自由意志。既然一切都被決定,那麼人還有自由嗎?因此,「規律」作用的承認與意識能動作用水火不容。
3.主體與客體的一致性
首先陳列事實:物質是知性的客體,而心靈是知性的主體。
「認識著的主體和被認客體是一對彼此間相互關聯的概念:不存在沒有客體的主體,也不存在沒有主體的客體。在這一關係內不存在某種邏輯上的孰先孰後:既不可能用客體來解釋主體,也不可能用主體來解釋客體。」【4】
證明:
「大前提:主體與客體是一體的、連貫的。
小前提:物質是短髮的客體,而心靈是知性的主體。
結論 :物質與心靈之間的作用是一體的。
推論一:若撇開主體,一切客體物質的概念便完全消失。
推論二:概念「物質」僅僅存在於人化的概念中,並不具有實在性和普遍性。」
由推論一與推論二可知,「我們所認識的世界」僅僅只是「我們所認識的世界」。即不存在絕對的、不依賴於人的意識的、純粹的「物質」。概念「物質」僅僅存在於人化的世界中。
4.決定作用與支配作用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決定意識。「決定」一詞是否存在獨斷之嫌?
物質決定意識的另一種面貌是環境決定世界觀與方法論。何謂環境?環境可二分為自然物與「理型」(idea)。二種環境內與環境間相互「攝受」(Prehension)。「攝」即「攝取」,「受」即「接受」,這一過程既被動又主動。【5】我們所處的環境是一個攝受的統一體,一方面,環境對我進行物理攝受與概念攝受;另一方面,我亦對環境作物理攝受與概念攝受。環境的作用固然重要,但心靈與環境的吸收消化能力也是支配因素之一。
這兩種相互作用彼此影響,缺一不可。
第三部份 作用優勢
雖然辯證唯物主義存在著微小的缺點,但是它對中國社會的發展與改良起著功不可沒的作用。
本部份將討論辯證唯物主義的優勢以及大規模應用的原因。
1.普適性
唯物主義宛若色澤誘人的美食,而偏向唯心的理論令人望而生畏。
一言以蔽之,唯物論簡單易懂,唯心論堅澀而難以短時間內理解。
因此,普適性自明。
2.輔助貫輸立場的力量強大
上文已經道明唯物論的難度。既然唯物論通俗易懂,那麼進行大規模的普及自然不是難事。在一個政權建立伊始,一個力量強大的理論便能很快受到青睞。唯物論的簡單性可以使其大量普及,並且可以起到輔助作用,進行立場的貫輸。它能夠衝破宗教與舊文化的束縛,迅速猛烈地衝擊著過去的思想。
3.利於科學技術的發展
科學的進步需要唯物論。科學大不同於形而上學,科學研究的對象是實在界的現象。因此,科學研究的局限性與膚淺性就決定了其與唯物論為伴,而衡量一個社會進步性的標準之一正是科學的發展程度。
第四部份 作用劣勢
1.缺少倫理學的支撐
唯物主義在本體論與宇宙論的系統構建比較完善,但是缺少完善的倫理學的支撐。在唯物論強行取代宗教之後,未過多久宗教又「死灰復燃」,佛學與儒學的復興我們也是有目共睹。這般現象背後的原因為何?便是唯物論具有較少的安頓人心的功效。
一個社會需要宗教,需要一個普遍認同的價值觀。一種價值觀如何超越地域、種族的差異而吸引絕大多數人?筆者認為,需要「依他」。【6】若一個人相信唯物,那麼一切現象只是單純的線性力學關係,絕對的信仰自然不能形成,普遍的價值觀自然無法搭建。
2.個人價值的湮滅
唯物論不能解釋「不朽」,也否認了個人精神的價值。若意識只是人腦的機能,精神價值不復存在,個人的追求也會變成庸俗不堪的官能享樂。一個相信唯物論的人「不知有自我、不願有自我、不能有自我」【7】。自我僅僅只是物質的簡單拼湊;亦無恆定的價值值得追求。
唯物論徹底否定了靈魂的「不朽」的存在。其結果便是社會的前進偏離目標、社會的框架越來越不契合人性。個人的追求變為對財富與名聲的渴望,然而這種追求經不起推敲,分析到最後皆是空置虛名。對物質的強烈欲求,只是使人心暫時麻木,而忘記了生命之中的根本問題。
3.善惡評判標準的失衡
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入,一此價值觀諸如平等、誠信、友善得到弘揚。這一行為甚得稱讚,但是只提出倡議而不提出配套的標準和執行方法,使這一行為只停留在立場的貫輸,而偏離了更重要的價值:使社會充滿更多的善與愛。筆者認為這並非政策的失誤,而在於唯物論自身的限制。
唯物論將實在界一切的聯繫視作的線性力學聯繫,這樣做的後果之一是人們不再相信德福一致。「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顯得愈加蒼白無力,於是只能依靠外在的法律去規範行為。但只能停留在外在的規則戒律,卻難以讓人從心中真正信服。
人是否有「自由」【8】?若一人無自由,就意味著他的行為是他人決定的,那麼他便不需要負責;相反若一人有自由,便意味著他能夠進行自由意志與價值選擇,並且為之負責。日常經驗告訴我們:德福不一致,這一經驗與上文「人的自由」有衝突。若無一個合理的理論解釋之,人的自由便成了問題。而我相信,極少有人會否定自己的自由。
第五部份 建設性意見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如何彌補美中之不足?
這一部份將提出個人之薄見。我們所需要的,是適當的微調。
誠然,大一統的多民族國家需要普世的價值觀。然而,筆者認為唯物論雖然在20世紀作用顯著,但是在我們今天的時代已經不再適宜普遍應用。原因有二,一是哲學只能輔助立場貫輸,二是唯物論不適合今日上層建築。
由第二部份第2小節可知,唯物論使貫輸力量強大。唯物作用在於「奪人眼球」,在於「輔助」,並不能取代後者。後者為主,前者為輔,在二十世紀可能適用。但是在今天,國泰民安、社會穩定、經濟發達、民族的凝聚力也十分強。因此,擔心引入其他哲學導致影響愛國主義教育是多慮的。哲學是一門學術性極強的科目,它能培養獨立思考能力,提高認知水平、安頓空虛的心靈,哲學的學習方向選擇應適當放鬆。這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起著強有力的促進作用。
其二,唯物論不適合今日上層建築。可以肯定,中國現代化建設藍圖中的一部份來自西方。然而,西方現代化進程已表明,單純的特製繁榮並不能使人真正幸福。當前,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難道我們不應該借取前車之鑒,開始重視人的精神生活問題?最好的方式就是開放哲學學習的自主權,我堅信,這一定可以達到錦上添花的極佳功效。
辯證唯物論來自於黑格爾的辯證法,且保留了其內核,僅僅替換了本體論的一部份。這宛如將一座精巧而宏偉大廈的地基抽去,強行塞入另一種材料。於是乎,這座摩天大樓的穩定性可想而之。若拒絕承認地基的不牢固,那麼維繫大廈穩定的紐帶將一一斷裂,精心設計的結構將漸漸瓦解,最終導致大廈解體。
註:
1.唯物主義(materialism),唯心主義(idealism),此二分法由恩格斯在《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一書中提出,由李立三翻譯成中文。筆者認為應譯作「物質派」與「觀念派」。這種二分法的合理性與翻譯的準確性不是本文討論的重點。下文所有出現「唯物主義」與「物質派」、「唯心主義」與「觀念派」均可替換。
2.喬治.貝克萊(George Berkeley,1684~1753)《人類知識原理》(商務印書館; 第1版 (2010年11月1日);亞馬遜kindle閱讀器版本)
3.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1889-1976)《存在與時間》(mobi版本)
4.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國畫報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第1版;亞馬遜kindle閱讀器版本)
5.懷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1861-1947)《歷程與實在》(商務印書館; 第1版)第三編 第三章
6.克爾凱郭爾(Soren Aabye Kierkegaard,1813—1855)《人生道路的階段》(mobi版本)
7.克爾凱郭爾(Soren Aabye Kierkegaard,1813—1855)《人生道路的階段》(mobi版本)
8.自由分兩種,第一種自由(freedom)與第二種自由(Liberty),這裡指第二種自由(Liberty)。
責任編輯:任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