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貴成:中國的教育投入達到過4%嗎

人氣 89
標籤:

【大紀元2015年07月24日訊】在中國,很少有一個數字像4%那樣讓人牽腸掛肚,因為這不是一個簡單的百分比數字,而是有著豐富的象徵意義,反映了一個國家對教育的重視程度。自從這個數字被中央確定,決定將「逐步提高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本世紀末達到4%」寫入1993年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這個數字就成了萬眾矚目的焦點。但現實卻讓人非常遺憾,不但本世紀末沒有達到這一目標,而且此後13年,政府公共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每年均低於3%,直到2006年才達到3.01%,2008年達到歷史最高水準:3.48%。就這樣,4%成了一個好像觸手可得而又遙不可及的目標。

正當人們快要失望時,傳來了一個好消息:2010年5月5日,國務院審議並通過《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其中明確了實現4%的時間表,即到2012年,使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GDP的比例達到4%。(11月6日中國青年報)這一消息給人們帶來了希望,特別是教育界人士感到格外振奮。作為一介教師的我卻怎麼也「振奮」不起來,因為我以前已經盲目振奮過好多次了。

「4%」被寫入1993年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時的振奮就不必說了,2004年兩會期間我還「振奮」過一次,當時教育部前部長周濟曾明確表示,到2007年一定要實現4%的目標。堂堂教育部長都發話了,實現4%的目標應該不會落空。2006年我又「振奮」了一次,因為全國人大通過立法方式,將這一教育投入比例,變為法定的比例。在全國人大審議通過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明確規定,「逐步使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4%」。 4%都上升到法律層面了,誰還敢再拿它當兒戲啊!可是最終的結果,依然讓人黯然神傷--不但2007年,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比例只有3.32%(修正之後的資料為3.22%),就是到現在我這雙「寸光鼠目」也看不出能實現的希望。因為這是官方發佈的種種資訊告訴我的。

2010年年初,教育部在其官方網站公佈了該年度工作要點,表示「今年要促進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比例4%目標的實現」。教育部用「促進」而非「促成」一詞來表達這個工作要點,暗示了實現這一目標的艱難。今年2月28日,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徵求意見稿出臺的新聞發佈會上,財政部副部長丁學東表示:實現4%的目標信心很大,同時難度不小。教育部只是負責要錢,心裡沒底是自然的,但財政部自己就管發錢,還覺得4%的目標「難度不小」,可見實現這一目標的難度有多大啊!

現在中央雖然下定決心,要在兩年內實現4%的承諾,但我內心還是有些狐疑。僅僅「下定決心」就能實現這一目標嗎?難道以前「下定決心」的時候還少嗎?這一目標不是照樣經歷了十幾年的坎坷命運嗎?就說那個房價吧,中央下定決心,出臺了很多調控措施,可照樣是「漲聲」一片。過去十年,全國房價平均累計漲幅超過500%,一些東部沿海城市的漲幅則更驚人,如上海、深圳、杭州、北京等地估計都在6-8倍左右。房價如此,教育的4%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更要命的是,要落實4%的目標,存在一個明確各級政府責任的問題。中國的政府架構是五級政府,從中央到省、地市、縣和鄉鎮。2008年兩會上,財政部教科文司司長趙路向教育界的全國政協委員們做過說明,詳細解釋教育經費占GDP4%目標為何還未實現,其中就說到了這一點。對於4%這個全國性的指標,當時「沒有分解,也不好分解」。「沒有明確責任,落實起來就非常困難。」(2008年03月7日《中國青年報》)各級政府對教育4%的責任過一兩年就能明確劃分的清清楚楚嗎?

這不禁讓人深思了。為什麼國家最高的教育綱領性檔所規定的教育投入比例,卻無法落到現實--2000年時,這一比例僅為2.58%--甚至延遲10年仍舊無法達到?我想弱弱地追問一句,誰該為這一目標長期未達到而負責任?無情的現實嘲弄了人們,在過去10年間,似乎沒有任何部門、任何地方政府的負責人,因為沒有執行中央這個規定和違反法律的要求而被問責。有鑑於此,即使中央這次下的決心再大,如果沒有強有力的保障措施與機制,沒有認真嚴格的問責,又極有可能成了紙上風暴。

就算我再盲目樂觀點,即便到2012年實現了教育4%的目標,這也未必就是一件多麼可喜可賀的事情。要知道,4%的投入僅僅是是一個和國際接軌的數字,我們的公共教育投入依然處於較低的水準。美國、日本、韓國、印度在教育上的GDP投入是4.7%-7.4%,如果中國的教育投入低於美國、日本,那可以理解,人家畢竟是發達國家,我們發展中國家怎麼能比得上啊!可現實是我們比印度(7.1%)還低,這就有點太說不過去了。要知道,印度的經濟比中國要落後一大截,人口有11億,國土面積只有中國的三分之一。這樣的落後國家卻捨得在教育上投入,中小學實行完全免費的義務教育,這比中國還多了一個高中階段;政府辦的公立大學收費低廉,以知名的尼赫魯大學為例,,每年只收學費600盧比(人民幣120元),德里大學就算收費貴的了,也不過是每學年收5000-6000盧比(合人民幣1000-1200元)。(2007年第8期《世界博覽》)

這還是籠統地看4%的數字,如果以人均GDP來比較,我們的教育投入就少的更可憐了。中國的人均公共教育支出為42美元,美國為2684美元,是中國的63.9倍。如果考慮到人口的因素,中國人均公共教育支出僅為人均GDP收入的0.82%,美國為6.10%,是中國的7.44倍。日本為4.28%,韓國為3.01%。俄羅斯為1.87%,是中國的2.28倍,巴西為2.29%,是中國的2.79倍。

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即便實現了4%的教育投入,我們的教育依然不會是多富裕的,財力依然不會是雄厚的。其實,中國的教育要想實現質的飛躍和發展,在教育投入上必須要有大手筆的大動作,起碼應該做到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中國教育報聯合推出的,由中央教科所各研究中心在2009年完成的《中國教育競爭力報告》中所提出的目標,「到2020年我國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的比例應達到7.2%,公共教育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達到20%,公共教育經費占GDP的比例達到5%。」

2012年實現教育投入的4%,不管怎麼說,在這個不盡如人意的時代,都算是一個福音。但願我的隱憂只是杞人憂天,這一福音能借鑒以往十幾年的教訓,不再是只給公眾以虛無縹緲的希望,更應該針對教育投入不到位,教育法規執行不力,來一次堅決徹底嚴厲的問責,以扎實的問責風暴開啟中國新的教育改革。

--轉自作者博客

責任編輯:南風

相關新聞
張鳴:學校裡的告密風
大陸留美女博士後被遣返 中國教育體制遭炮轟
郎遙遠:中國有多少「野雞」在飛
顏丹:如此教育對根除官員腐敗有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