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指數」創新低 與二季度GDP背離

人氣 437
標籤: , ,

【大紀元2015年07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古清兒綜合報導)7月15日,中共公布2015年第二季度的經濟增長率為7%。不過,這個數據被普遍認為造假。外媒質疑中共GDP數據存在水分,官媒新華網發文反駁,但承認去年「高估大約0.5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李克強指數」創新低,其中用電量上半年增速更是創下5年新低,走勢與GDP相反。

「李克強指數」與二季度GDP背離

中共國家統計局15日公布,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比增長7.0%,超過經濟學家預期的成長6.8%,今年上半年GDP年比也增長7.0%;第二季GDP季比增長1.7%。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其它數據,第二季工業增加值(工業生產)、固定資產投資、零售銷售額等都比第一季差,凸顯經濟回溫跡象很弱。

同一天,中共國家能源局公布數據:1到6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累計26 ,624億千瓦時,同比(比上年同期)增長1.3%。這一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3.8%。作為觀測經濟「冷暖」的傳統指標之一的用電量,其上半年增速卻創出5年新低。

對於這兩個數據的背離,中共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在當日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這與「新常態」有關,中國經濟結構和能源資源利用效率相比以往已經有所不同。

「李克強指數」是指2007年李克強在遼寧省委書記任上,接待美國駐華大使時表示,他傾向通過鐵路貨運量、用電量和銀行已放貸款量三個指標,來追蹤經濟的動向。其後,2010年底,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將這3項指標予以綜合,並帶入一個程式,稱之為「李克強指數」。

這三個指標常被外界認為是觀察經濟走勢的風向標。用電量、鐵路貨運量和銀行中長期貸款等實物量和金融指標的變化與經濟走勢密切相關。電力作為經濟的血液,其增速與經濟增速存在強相關。

此前,中共官方多次否定「李克強指數」。6月,中共官媒《人民日報》再發表評論文章,標題是《鐵路貨運量等不再是衡量經濟絕對權威》。

為何中共急於否定那些指標呢?

中共GDP數據被質疑

市場對中共的統計數據真實性的質疑一直存在。今天的二季度GDP意外好於預期,英國《金融時報》在新聞發布會上直接提出疑問,中共國家統計局發言人不得不對此作出回應。

英國《金融時報》發表了題為《中國GDP高估了?》的文章,質疑中共的GDP平減指數,認為這一指數沒有扣除進口價格變化,導致了2014年中國GDP增速被高估1至2個百分點。

對此,中共官媒新華網隨即發文稱,GDP平減指數雖然只反映國內生產的商品及服務的價格水平,但由於國內大宗商品已與國際接軌,結果偏差並非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描述得那麼高。但官方承認GDP實際增速僅高估不到0.5個百分點。

今年4月,中共官方公布的第一季度GDP同比增幅為7%,創6年季度數據新低。花旗隨即在4月的報告中表示,7%的官方數據遠遠被高估,實際的表現應低於6%。

而在5月報告中,花旗銀行認為中國經濟遠比官方數據糟糕,正陷入了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上升、信貸增長下滑以及降息效果減弱的僵局。而多家金融機構在參考「李克強指數」後認為,中國第一季度GDP「存在水分」。

國泰君安宏觀分析師任澤平曾經表示,2014年二季度以來,發電量、粗鋼產量、鐵路貨運量跟工業生產及GDP的背離不斷擴大,近期這種背離程度已經接近2008年底至2009年初的水平。

任澤平認為:「我們合成的工業生產指數與官方公布的工業增加值增速之間的背離再次出現並不斷擴大,發生在2014年二季度以來,這也就意味著實際經濟增速比官方公布的數據要低得多。」

網民根據中共歷來的造假表現,對此更不買帳,在中國大陸直接發帖稱:「GDP明明是負增長,根本不可能是5%,花旗一定是收了錢說好話。」

中共造假成性

中共官方公布的二季度GDP數字高於市場預期的6.8%或6.9%,其可信度立即受到多數經濟學家們的質疑,被認為有灌水成分。

路透社報導說,分析家此前預測GDP增長為6.9%。他們一些人質疑官方數據的準確性,暗示該數字更多的是為了安撫投資者,而不是真實反映經濟表現。

CNN報導,前摩根士丹利首席亞太經濟學家謝安迪說:「最近,我們甚至注意到,地方政府在捏造用電量,因為他們知道高層領導人在觀察用電量。」

其實,中共GDP數據歷來造假。維基解密的文件顯示,李克強早在2007年就透露,判斷中國的經濟不能看數字。他還說,GDP數字是人造的,因此不可靠。

對於GDP數字造假,中共官員曾在不同場合承認過,從1985年開始建立國內生產總值核算開始,中共政府的GDP統計數據和各地統計數據一直存在很大差距。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李克強發GDP「自拉自唱」論  曾曝中國GDP造假
大陸多省人均GDP超一萬美元 李克強也不信
李克強對中國經濟七年難釋懷的一件事
大陸地方GDP再次注水 專家解釋原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