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06月25日訊】有外媒6月24日表示中國目前正在受通縮困擾,實際情況比官方所聲稱的要嚴重,但通縮可以令中共表面GDP數字看起來更高。外界普遍認為,中共的GDP數字虛假。
雖然中共官方一直否認中國經濟進入通縮,但大陸和國際的很多金融界人士都持大陸已經進入通縮的觀點。匯豐(HSBC)經濟學家朱日平在上週發表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取決於你如何測算,中國已進入通縮」,「生產者價格深陷持續且深度的通縮已超過三年……中國的CPI(消費價格指數)通脹現在也降至多年來的低點。」
《金融時報》24日稱中國不斷下跌的物價正幫助掩蓋一場經濟低迷,其糟糕程度比官方數字反映的情況嚴重得多。通縮的幽靈也許正在困擾中國,這場經濟放緩比全國整體產出數字所反映的情況糟糕得多。
受利潤下滑和名義增長率大幅放緩的打擊,中國上市公司報告的營收增長顯著遜於美國或日本同行。上市公司的平均營收增長已從2011年首季的近30%下滑至今年首季的0.7%。今年首季的數字代表著上市公司自2008-09年金融危機最嚴重時期以來最糟糕的表現。
Wigram Capital創始人、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Soros Fund Management)前亞洲研究主管羅德尼•瓊斯(Rodney Jones)表示:「名義GDP增長放緩與上市公司報告的情況吻合」,「首季僅0.7%的同比增長,顯著低於我們在美國或日本看到的營收增速。」
報導稱,對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而不是政府報告的經通脹調整後的整體實際GDP增長率)進行的分析顯示,中國經濟的季度同比擴張速度已從2011年的近20%,放緩至2015年第一季度的僅僅5.8%。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同期經通脹調整後的實際GDP增長率從9.5%降至7%。
中共政府2015年的官方GDP增長目標是「7%左右」。
一些分析師認為,圍繞中國官方7%的增速是不是實際增長率的大量爭論實際上沒有抓住關鍵,關鍵在於名義GDP增長率已從20%以上降至第一季度的不到6%,這樣的放緩幅度遠遠大於許多人所意識到的。
但是,外界普遍質疑中共的GDP數值,幾乎每次公布都有水分。
責任編輯: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