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交易員」稱中國股市存漏洞 有機可乘

人氣 18

【大紀元2015年06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報導)海外有「魔鬼交易員」之稱的尼克•利森日前向中國股市發出警告,利森稱中國股票交易的海量數據與監管機構追蹤誰在交易甚麼股票以及他們如何交易股票的能力是脫節的,這為各種各樣有可能非法的行為開啟了大門。除非中共當局對股市進行改革,否則股災遲早會以更大的規模重演。

「魔鬼交易員」:中國股市基礎設施落後

據參考消息網消息,《日本時報》網站5月14日報導,20年前搞垮英國巴林銀行的尼克•利森表示,中共新推出的旨在連通上海和香港的股市互聯互通計劃導致該國的繁忙交易變得更加瘋狂。在該計劃出台後的數天內,交易量就呈爆炸式增長。但令人擔憂的是中國證券市場基礎設施或許正在被一大波購買委託指令淹沒。股票交易的海量數據與監管機構追蹤誰在交易甚麼股票以及他們如何交易股票的能力是脫節的。這為各種各樣令人擔憂(而且有可能非法)的行為開啟了大門。他說:「任何將要幹壞事的人都不是靜止不動的,不管是網絡犯罪還是金融領域的其他任何違法行為。」

利森表示,除非北京在大陸建立起一個更開放和可預測的金融體系,否則它將總是存在將動盪可能性輸出的風險。只要中國的金融改革得不到推行,北京就不應當開闢能夠對世界市場構成影響的新渠道。如果中國股市包含在全球指數中,那將允許中國的經濟問題外溢,從而影響到其他國家,還將為中國的金融詐騙者提供擴大業務的機會。

中國股市在過去一年已經上漲了一倍,股指上漲了150%,隨之股市交易量也暴漲,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3月底表示,就中國資本市場40萬億的市值來說,每天成交量12,000億(人民幣)以上,的確令人恐懼,市場的投機色彩開始出現,風險開始來了。4月13日,有中共官媒稱「兩市日成交量過萬億元已見怪不怪」。

利森表示他之所以可以在新加坡利用未經授權的交易來掩蓋自己的損失,是因為「新加坡當時的問題完全在於,不具備能夠處理海量交易的系統。」他說,從這種意義上講,上世紀90年代的新加坡很像今天的中國。

「魔鬼交易員」曾搞垮巴林銀行

巴林銀行於1763年在倫敦創建,它是世界首家「商業銀行」。由於經營靈活變通、賦予創新,巴林銀行很快就在國際金融領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20世紀初,巴林銀行榮幸地獲得了一個特殊客戶:英國皇室,從而奠定了巴林銀行顯赫地位的基礎。伊麗莎白女王也是它的長期客戶。

1995年,時年28歲的利森擔任巴林銀行駐新加坡的交易主管。

1994年下半年,利森認為日本經濟已經開始走出衰退,股市將會有大漲趨勢。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他以銀行的名義認購了總價70億美元的日本股票指數期貨,並以買空的做法在日本期貨市場買進了價值200億美元的短期利率債券。如果這幾筆交易成功,理森將會從中獲得巨大的收益。1995年1月16日,日本關西大地震,股市暴跌,李森所持多頭頭寸遭受重創。當市場指數大跌後,利森試圖用未經授權的交易來掩蓋自己的損失。當時,新加坡的交易所仍不完善,監管鬆懈,這些交易才得以進行。最終,利森的損失迅速擴大到14億美元,這一數字已經超過了該行當時8.6億美元的總價值,巴林銀行不得不宣佈倒閉。

尼克•利森最終入獄,他在服刑期間把自己的經歷寫成了《魔鬼交易員:我如何弄垮巴林銀行》一書。

責任編輯:林銳

相關新聞
法國魔鬼交易員出書  抨擊銀行縱慾派對
法魔鬼交易員  判賠49億歐元
法魔鬼交易員:繼續上訴
瑞士銀行巨虧23億 一交易員被判欺詐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