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經濟外強中乾 選後恐疲態畢露

【大紀元5月7日報導】(中央社倫敦7日綜合外電報導)全球金融海嘯以來,英國經濟復甦速度超過歐陸其他國家,但今天的大選恐難有政黨能夠囊括國會半數席次,選後若出現僵局國會,政局混亂可能讓外強中乾的經濟疲態畢露。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過去2年來,英國經濟欣欣向榮,遠離歐債危機地雷區,不但經濟成長比歐元區快10倍,失業率只有歐元區一半。拜薪資上揚和通膨下滑之賜,金融海嘯後一度受重創的生活水準終於反彈。

但復甦榮景上空烏雲密佈。儘管油價下跌,歐元區也初露復甦,英國今年首季經濟成長卻自0.6%腰斬至0.3%。

由於選後很可能出現僵局國會(Hung Parliment)局面,即無一政黨能在國會取得過半席次,外界憂心無論保守黨或工黨都無法組成一個可行的執政聯盟,恐讓亮麗數據背後的經濟問題浮上檯面。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宏觀策略師哈維(Oliver Harvey)指出,大選結果難料,選後市場恐有一番震盪。

英國經濟當前最大問題是高掛的雙赤字和經常帳逆差,高於包括美國在內的主要已開發經濟體。

瑞士銀行(UBS)經濟師特納(Dean Turner)就指出,赤字已夠龐大,但和其他已開發國家相較又更為驚人。

過去5年來,保守黨和自由民主黨組成的執政聯盟雖透過撙節計劃成功將預算赤字砍半,但赤字占2014年國內生產毛額(GDP)的5.7%,仍比歐洲聯盟高出1倍。

經常帳赤字則惡化至去年國內所得的5.5%,改寫1948年彙編數據以來的最糟紀錄。

樂觀者如英國央行副總裁布羅德班特(Ben Broadbent)指出,經常帳赤字大部分是海外投資欠佳所致。由於外資所持的英國資產表現相對亮眼,經常帳赤字可被視為英國成功的指標。

然而,如果英國選舉結果一團亂,投資人棄英國資產而走,這樣的成功指標將變得無足輕重。最慘的局面是1976年的夢魘重演,當時經常帳危機迫使弱勢的工黨政府要求國際貨幣基金(IMF)伸出援手。

不過,金融市場目前仍相對樂觀。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經濟師內爾(Jacob Nell)認為:「鑒於復甦動能加上英國可靠又獨立的制度,我們視選舉帶來的衝擊只是溫和的阻力。」

部份人士甚至認為少數黨組成的政府會比多數黨組成的政府危害還小,因為少數政府可以避免保守黨當選後舉行退出歐盟的公投。但對其他人來說,未來的挑戰對一個不穩定的政府而言簡直龐大到難以掌握。

意大利聯合信貸銀行(UniCredit)首席經濟學家尼爾森(Erik Nielsen)指出:「一旦巨大的財政挑戰降臨,抑或難以支撐的經常帳赤字展開必要調整,會發生什麼狀況?」

他說:「鑑於英國政治局勢,要靠政治智慧順利解決這些問題的機率不大,市場引發的調整似乎近在眼前。」

相關新聞
英選戰進入最後階段 各黨展開衝票
選民喊首相好 倫敦市長拜票快閃
新民調  英工黨領先保守黨一個百分點
民調難分軒輊  英恐再現聯合政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