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05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林鋒報導)5月29日,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投公司」)在官網發布信息稱:解植春不再擔任中投公司副總經理,以及中央匯金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職務。5月28日,中國股市剛剛下跌6.5%,而匯金的減持傳聞被認為是造成下跌的原因之一。此消息因發布的時機敏感,引發各方熱議。
5.28股市暴跌事件回顧
5月28日的中國大陸股市,上證指數在收盤時下跌6.5%,相比於前一天的4940點,報4620.27點,創4個月來單日最大跌幅。在收盤時,個股跌停580家,最多時600家。
當時,共有7大重磅利空消息致A股重挫:
一、下週新一批新股來襲或凍結天量資金。
二、中央匯金年內首次減持四大行 減持工行建行逾35億元。
三、外媒:央行將在近期進行定向正回購 涉資逾千億人民幣。
四、監管部門調查銀行資金入市情況。
五、「5.30」臨近,獲利盤高位出逃。
六、證監會嚴控風險,券商收緊兩融槓桿。
七、短期投資者情緒已極度亢奮。
其中,「中央匯金年內首次減持四大行」被認為是當時導致股市下挫的原因之一。根據港交所披露的公開資料顯示,匯金公司於5月26日對工行和建行A股股份進行了減持,匯金對工行減持3億股,股份由46%降至45.89%,每股作價5.43元,共計16.29億元;對建行減持2.8億股,股份由5.05%降至2.14%,每股作價6.8元,約計19億元。
解植春的離職與匯金減持行為有關?
有趣的是,在中國股市28日大跌後,當日晚上,匯金官網立即發布公告回應本次減持。「2008年以來,匯金公司在二級市場增持了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以及農業銀行等上市金融機構的A股股份,並購入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近期,匯金公司出售了部分增持的股份和ETF,其中觸發信息披露義務的,已根據監管要求進行了披露。」
中金在線對此的評論稱,「匯金言下之意明確,我只是減持了2008年來增持的部分股份,不涉及原始持有的股份。暴跌之後,匯金緊急公告回應,這在以往十分罕見,可見匯金呵護市場之意明確。」
5月29日晚,中投發布公告解植春不再擔任中投公司副總經理、以及中央匯金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職務。
暴跌後當局出多個手段維護股市信心
央行在5月29日傍晚發布了《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5)》,報告認為,2015年,「要進一步釋放市場活力」,「切實發揮好金融市場在穩定經濟增長……等方面的作用。央行還特別說明要「促進股票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在暴跌發生後,新華社也立即發文表態:中期牛市格局不變,行情會走更遠。
也有市場分析人士說,央行此舉或有對沖28日匯金減持銀行股利空的意味,有利於緩解市場緊張情緒,對A股市場影響偏正面。
這些事情被網友聯繫起來,認為當局不喜股市暴跌,解植春的離職與本次減持有關。
財新網出面闢謠
5月30日,財新網發文「匯金公司總經理解植春為何離任?」,為其離職作出闢謠。
文章稱,匯金方面人士透露,解植春今年2月初即提出辭職,最近獲批,時間早於5月28日,而解植春辭任匯金另有原因。現在市場人士的一些解讀,把匯金28日公告減持銀行股與當日市場大跌6%聯繫起來,並稱解因此被解職,完全為牽強附會。
文章還稱,接近中央匯金公司的人士表示,這是毫無關係的,「一名高級幹部的任免不可能在2天之內完成。」
但是文章也說出了解植春在業界的爭議:解植春之胞弟解植坤為中植集團控制人,也為中融信託的實際控制人。中融信託的前身為哈爾濱國際信託,近年來成長為信託業的黑馬,資金實力雄厚,作風也頗為彪悍。2013年底,中融信託的總資產已經超過4,800億元。雖然兄弟並非法定的「直系親屬」,解家兄弟二人各自發展的事業各有天地,但難免引人關注,相關部門在做例行檢查時總是要反覆詢問相關情況,這令解植春頗為尷尬,並萌生退意,不到一年即辭任匯金總經理之位,與這一層背景不無關係。
證監會罕見沉默
5月29日收市後,證監會舉行了例行的新聞發布會。但令人驚訝的是,對於28日週四暴跌以及29日週五市場的巨大波動,證監會沒有做任何表態。
財經作家劉曉博分析如下:這波政策「牛市」以來,每當股市出現暴跌的時候,證監會都會出面打氣。但這次沒有,這說明這輪調整是被默認的。當然,證監會也沒有表態支持下跌,所以,對於溫和反彈也是默認的。
證監會的態度非常明確:希望股市進入慢牛狀態,防範可能出現的金融風險。因此,給股市「去槓桿」(降低借錢炒股的比例)仍然會繼續進行。銀行、券商都在暗中收緊資金,基金對高價股也開始謹慎。
也有分析認為,如果此輪暴跌是官方遏制暴漲行為的結果,那解植春的離職很可能與本次減持無關。
當局通過「拉動」股市注資實體經濟
5月25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刊登了一篇經濟報導,五問一名所謂「權威人士」,對宏觀經濟做出總體判斷。
文章發出後,《鳳凰財經》立刻跟進,做出解讀報導,稱這名所謂「權威人士」釋放了8個信號,其中有關股市的信號則是,「牛市是長期需要」。
報導對此解讀時,吹捧中共此舉目的之一是所謂的「為民眾獲得可持續的財產性收入」,同時也毫不忌諱地稱,還要為實體經濟提供資金。要達到目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增加直接融資。讓居民儲蓄直接進入包括股票一級市場、股票二級市場和債券市場。同時,報導還指這是中央政府的「戰略決策,非權宜之計」。
原中共中央黨校校刊《學習時報》副編審鄧聿文在5月28日發文說,習近平當局為甚麼要造牛市呢?有多個原因,其中包括:
一是遏制經濟下滑的速度。要想經濟不跌破7%的增速,從目前來看,還得依賴於投資,而投資要有資金的保證,中國是個儲蓄大國,人們習慣於往銀行存錢,投資必須把存款從銀行逼出來。單靠降息是做不到讓儲蓄搬家的,最好的辦法是通過資本市場,而股市若具有賺錢效應,人們才會把錢從銀行投到股市。
二是促進經濟轉型和創新。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背後其實是利益,只有當企業預期到轉型升級有利可圖它才會去做,而一個賺錢的資本市場有利於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根據《德林社》黃利明5月中旬的統計,從去年12月牛市開啟至今,整整5個月,IPO與增發均創出歷史新高,圈走約8,300億元資金,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0%。悄然間,股市將資金拉入到實體經濟裡。
現在還不清楚下週「規模超大」的這批新股到底會從股市拿走多少錢。
政經危機下 習、江兩軍對峙
此前的報導稱,從種種情況來看,習近平、王岐山的反腐運動遭受阻力,但眼下的妥協只可能是暫時的。因為習近平的反腐運動已經打破了原有的恐怖平衡,習、江兩大陣營的爭鬥已是你死我活。一場惡鬥在所難免,目前的形勢恰似「山雨欲來風滿樓」。
此前也有報導分析稱,以江系為首的官員們對習、李各類政策的帶頭抵抗,以及中國經濟的低迷和困難,成為習近平、王岐山清算江澤民的難度之一。對此,習近平、李克強「拉起」股市,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的手段之一。
責任編輯:李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