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6日報導】(中央社6日電)復活節隔天的週1在義大利俗稱「小復活節」,依照習俗,與親友相約到城外郊遊野餐去,在大自然中享受明媚春光。
耶穌受難後,抹大拉的馬利亞(Mary Magdalene)等3位女性前往墳墓為他塗抹膏油,遇上天使告知,耶穌已經復活了,因此復活節隔天也被稱為「天使的星期一」,義大利一般則俗稱「小復活節」(Pasquetta)。
小復活節並不是天主教曆中的假日,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義大利政府將小復活節列入國定假日。
依照習俗,義大利人在這天要和親朋好友到城外的山林、湖畔或海邊野餐去,在空曠的草地鋪上布匹,坐在上面放鬆,呼吸新鮮空氣並享受餐點。
在十七世紀前,歐洲的房屋缺少專供吃飯的餐廳,因此在天候許可時,平民百姓會在戶外用餐。
相較之下,野餐屬於上流社會的休閒,帶入歡愉的象徵,經常與打獵活動結合。在接近大自然時,也暫時擺脫繁瑣的餐桌禮儀。法國印象畫派畫家勾勒不少野餐的景象。
英文野餐(picnic)一詞應源自法文的「拿」(pique)和「小玩意」(nique),後來轉化為在野外享用的簡單餐點,主要是不需經過烹調的臘腸、乳酪、沙拉和蛋料理,通常搭配不含酒精的飲料。
一些餐廳則推出「零公里餐盒」,宣稱使用在地食材,如雜糧、水果等入菜,做成義式三明治、甜點等,方便出遊攜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