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04月30日訊】素以仗義執言聞名的微博大V禦史在途,因「金銀花更名」事件與國家部委開戰。這位真名叫陸群的湖南省紀委幹部,坦陳「越來越厭倦機關裡的風氣。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太嚴重了。官場太假!沒幾個人講真話,也沒幾個人聽真話,說假話的不臉紅,聽假話的也當真」。他形容,這好比「皇帝的新衣」現實版。
而今,「禦史在途」變成了「網友在途」,決心走出體制,成為真正的「普通線民」,正式向特權腐敗勢力「宣戰」。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禦史在途」之勇,古已有之,這是一個良知官員之勇,也是現代公民意識的覺醒,卻也折射出當代中國最深重之恥。
中國是個神奇國度,每個人都有一個面具,一副處世盔甲。廟堂上演《宮心計》,官場上演《現形記》,江湖上演《水滸傳》。教育撒謊,從小寫作就假大空;媒體撒謊,《新聞聯播》慫恿當事人背臺詞;官場撒謊,不講真話,更是一門從春秋戰國發端、歷代王朝發狂、沿襲至今發臭的官場顯學。
中國官場的欺瞞文化,是歷代昏君或暴君的專制臉譜,就是拒絕真話,喜歡指鹿為馬,喜歡被阿諛吹捧,講真話的臣民統統沒好下場。真話不重要,關鍵是表忠心。在權力威懾下,必須說假話才能活,而權力明目張膽不許人說真話,剷除真相,遮罩真理,才能繼續當皇上。
一個不容置疑的常識是,如果因言獲罪,大有人在,那這個國家脫離中世紀黑暗還不遠,或仍陷其中。歷史已經無數次證明,任何想堵住真話嘴巴的,都不是好鳥,必敗無疑。而官場欺上瞞下,往往會讓主子摔得很慘。袁世凱聽信讒言,相信復辟帝制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最後把命運都矇騙到溝裡了。
一個國家的崛起,首先是講真話制度的建立,是神話的破滅,是真話的復興。歐洲文藝復興就是一場講真話、傳真知的思想文化運動,帶來了科學與藝術大繁榮,揭開了近代歐洲歷史的序幕,為工業革命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文藝復興崛起了大英帝國,人文精神傳播到美國,成就了一部聯邦憲法,從捍衛公民講真話到捍衛公民一切人權,維繫了美國社會兩個多世紀的自由、繁榮和穩定,成為世界第一強國。
講真話是善政的基礎。假話的背後,是話語權的無道霸蠻,是特權集團腐敗。原國家體改委副主任邵秉仁在博鼇論壇發言,語驚四座。他說:「國有企業應該起到公共服務的作用,而不是與民爭利,更不是官商結合,政企不分,這樣不僅要掏空國家,而且要滋生大量腐敗。從央企巡視情況看,沒一家乾淨。官商不分,官商勾結,就是這種體制造成的。」「禦史在途」陸群向國家部委「宣戰」的靶心,正在這裡。
當下中國面臨更多危機與挑戰,如果恪守教條主義、自信主義,不給真話一個自由空間,那就勢必兩豆塞耳,只聽頌歌,不聞雷霆。大躍進放衛星的教訓極為深刻,GDP數位成橡皮泥人的教訓,至今仍讓當局者迷。中國經濟數字有多少政績縱欲、有多少殺雞取卵、有多少注水豬肉?在經濟領域,有多少特權通吃的骯髒內幕?在司法領域,有多少被遮掩的權力猙獰?在思想文化領域,有多少說真話、說真心話的自由舞臺?
亞洲超人李嘉誠為什麼把事業版圖移出大陸?有三件事情,不斷地折磨李嘉誠,令他焦慮:一是全球貧富懸殊狀況持續,中國更可能惡化,特權頑疾難治,社會矛盾一觸即發,靠「維穩」穩得多久;二是中國占全球人口20%,但只有9%可耕地,安全飲用水只占全球水資源6%,政績縱欲式經濟必將償付巨大代價;三是不陽光,不講真話。李嘉誠說:「不是今天我跟你有沒有說真話,也不是你有沒有和我說真話,而是我們要有一個自覺——儘量在行為裡更透明、更真實,每一個人都努力,才可以創造一個更公平公正的社會來。」
如果政治正確比真話重要一萬倍,那麼各種奇葩、各種荒誕依然會粉墨登場。前兩天,CCTV新聞聯播報導,我國首次集中公佈百人紅色通緝令:政府將不再為外逃腐敗分子保密。民眾不禁要問,我國過去一直都為外逃貪官保密?除了公佈的一百個,保密的外逃貪官還有多少呢?這真是黑色幽默。
謊言依然會傳播,但捍衛講真話的制度,會在第一時間消解謊言。在美國有許多像《華盛頓郵報》總編本傑明•布蘭得利這樣的傑出媒體人,無論政府打壓還是名利誘惑,都無法阻擋他們追逐真相的腳步。布蘭得利率領部下奪得了18個普利策獎;水門事件持續發酵的28個月裡,安排發表400多篇真相報導,迫使尼克森引咎辭職。他說:「只要記者說的是真話,並且客觀公允,就不需要擔心後果。」免於恐懼的自由,是講真話的制度條件。
習仲勳有兩句名言。一句是1961年說的,那時國事蜩螗,民生維艱,如何走出「三年自然災害」造成的困局?習仲勳入戶走村,聆聽群眾疾苦;解散食堂,順應群眾呼聲;開倉放糧,急群眾之所急;定讞放人,救群眾於倒懸。習仲勳巡視了長葛監獄,對當地書記說:「立即釋放那些敢講真話的所謂在押政治犯。」另一句是1984年,習仲勳參加全國人大會議提出:「能不能出一個保護不同意見的法或者制度?」這是一個良知政治家之問。
一個不敢講真話的社會,遑論進步。如果沒有一個講真話的制度保障,任何改革都是空話。中國夢,當從捍衛真話制度始。
--轉自作者博客
責任編輯: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