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04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梁珍香港報導)全球氣候變暖之下,災難叢生,人類面臨更嚴峻的生活環境和生態危機。包括台灣著名科學家李遠哲等9名諾貝爾獎得主齊聚香港,呼籲城市應對人口增長和氣候變化的雙重挑戰,共同關注環境問題。
「我們沒有權利悲觀」,「如果我們不大膽行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將會加重」。來自台灣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遠哲憂心忡忡地表示:「尤其是城市面對氣候變化的風險,如前所未有的熱浪和洪水。國家花費巨資來防禦其它國家,他們忘了,氣候變化是我們最大的和普遍的敵人。城市減少二氧化碳(CO2)排放量,確實是至關重要的。」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莫納(William E. Moerner)則說:「如果我們以現在的方式發展,到2050年,我們需要2.3個地球才夠用。這個數據相當令人震驚。這意味著我們要齊心合力,想出辦法。」
去年11月,聯合國發表被視為迄今最重要的全球暖化評估報告,警告若世界各國仍不著手減排二氧化碳(CO2),就會錯失可以扭轉局面的時機。
前天文台長:今年多颱風
香港極端氣候越來越多,天氣越來越熱,颱風越吹越多。據天文台統計,過去一個世紀有明顯的變化。極端日高溫和降水事件變得越來越頻繁,而極端日低溫事件變得越來越罕見。
很多都把極端氣候歸結於「厄爾尼諾」和「拉尼娜」。「厄爾尼諾」是西班牙文「聖嬰」的譯音,是指熱帶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溫異常和持續地變暖。在1997年終至1998年初當「厄爾尼諾」達成熟期時,此海區的海溫比正常高了約4至5度。
「拉尼娜」是西班牙文「小女孩」的譯音。「拉尼娜」與「厄爾尼諾」相反,指的是熱帶太平洋中部和東部的海溫異常和持續地變冷。
前天文台台長林超英表示,氣候專家談及今年趨勢,預計「拉尼娜」將更頻繁,「厄爾尼諾打風少一些,拉尼娜打風多一些。厄爾尼諾多吹南韓、日本,但拉尼娜多入中國南海」。由於香港地處南海附近,他預計今年香港的颱風會較以往多。
天文台早前預測去年共有4個一號或以上的熱帶氣旋襲港,預計今年會增加,將有4至7個,首個颱風料最快6月襲港。
責任編緝:何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