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5」回首才能望見的輝煌

人氣 17

【大紀元2015年04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梁博桑尼維爾報導)曲平穿了一件咖色風衣,將頭髮整齊的盤在腦後。沒有人能看得出來,這位河北石家莊紡織工業學校的前校醫已經快六十歲了,並且因為堅持信仰飽經風霜——她於1995年大年初一開始修煉法輪大法,雖然在中國大陸遭受過開除公職和數次非法關押,但是她至今不悔。

在南灣桑尼維爾的一座小公園裡,曲平說自己感到很榮幸,當初單純、善良的一念使她走進歷史,成為中南海上訪的上萬法輪功學員中的一員,親身見證了1999年4.25的輝煌。

親身經歷過四二五和平上訪的曲平。(向海/大紀元)
親身經歷過四二五和平上訪的曲平。(向海/大紀元)

記者:你是怎麼想到去北京上訪的?
曲平:當時確實也沒有想那麼多,畢竟上訪是合法的,而且我們這些普通老百姓對政府還是很信任的,覺得改革開放都這麼多年了,他們不大可能再像「文革」、「六四」那樣。

我是1999年4月24日上午聽說天津學員被抓的,據說還打得挺厲害。我那時候煉法輪功已經4年了,血管神經性頭疼和胃病都煉好了,但是想不到煉功還能煉出打人、抓人來,我心裡就挺著急的。

當時也有政治方面敏感的人考慮該不該去上訪,我沒有考慮過,我性格比較單純。「六四」我們家分成好幾派,我和我姐都同情學生,覺得政府不能屠殺自己的人民。我姐夫站在政府一邊,我父親沒有表態,但是能看出來他心裡特別矛盾。

我父親是軍人,曾經是國家二等功臣。文革時期部隊派他去管理石家莊公安系統,他暗中保護了不少老幹部,但是文革結束後我父親成了替罪羊,被當作錯誤路線的執行者,離開部隊被趕到地方。從那以後他對好多事情都很迷茫,但是讓我意外的是,四二五這件事,我父親認為我做的對。

記者:上訪那天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
曲平:法輪功學員的高素質連警察都震驚。剛開始警察真是不了解我們,見到我們非常緊張,非常戒備,身體都是很僵硬的立正姿勢,手裡拿著電棍。九、十點鐘的時候,從中南海大門還出來一輛防爆車在我們面前來回轉悠,裡面戴鋼盔的武警舉著很粗的槍口一直瞄準,拿我們當敵人了。

不過一個多小時以後,警察們就從立正到稍息了,他們發現我們全都站在那兒特別安靜,盡量往裡邊靠,把車道和人行道都讓出來,誰都不說話,就站在那兒默默的等。他們就比較放鬆了,抽煙、扎堆聊天,有的還跑到我們裡邊要《轉法輪》看。他們把煙頭扔到馬路井蓋的小洞洞裡,很多學員用裝食品的塑料袋把這些煙頭都收起來。

那一天使很多人明白了什麼叫「真、善、忍」。

記者:那天晚上你們是怎樣回家的?
曲平:政府派人通知,有10輛大車可以把我們送到保定。我們走路走了2個小時才找到那10輛車,可是車發動以後一直在二環上轉圈,據說在等命令,有好多便衣也在車上。1個小時的路程走了大半夜,凌晨5時才到保定。

到了保定就開始下雨了。車開到市裡一個什麼地方,不少政府工作人員把住車門在兩邊堵著,還說「等了你們好長時間了」。然後就一個一個去登記,姓名、住址、工作單位等等。後來我上了石家莊市政府派來的車,回到家裡都中午了。

當時我們根本沒有想過這些對待有多麼不正常,這麼多年我們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正常。四二五以後我們還照常在點兒上煉功,但是總感覺背後有眼睛盯著,心裡隱隱約約的感覺有點不踏實了。

記者:以後又去北京上訪過嗎?
曲平:去過一次。720以後,各地輔導員站長被抓被打,我們覺得還得去北京,上訪。2001年我又去了。把門的武警說:「來來來,我送你們去一個地方,保證能表達你們的心聲,」接著我們幾個一起去的人就被推上警車,銬回老家看守所了。

我明白上訪已經沒有用了,中國和美國不一樣,高興了答復你個123,不高興了就開槍。我就自己印了很多真相資料向民眾散發。但是政府也不讓發資料,後來我在46歲那年被學校開除公職,還在上海被勞教,我是徹底明白他們是怎麼回事了。

記者:現在怎麼評價「四二五」?
曲平:四二五是一座偉大的豐碑,是和平反迫害的開始,我們其實不是為自己,這是十幾年來我慢慢體會到的。在這個世界上最嚴厲的國家,我們從四二五開始走上了一條人間正道。

四二五和平上訪

四二五上訪事件發生於1999年4月25日,當時有超過1萬名法輪功學員,到北京市國家信訪局所在的府右街和西安門大街進行上訪,希望政府結束不合理的對待,由於該地緊鄰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中央中南海,因此也被稱為「中南海事件」。

當時的國務院總理朱鎔基以及其他高級官員會見了5位法輪功學員代表,隨後達成協議,得到官方善意的回應,法輪功學員立即散去,整起上訪和平落幕。該事件為1989年六四事件後規模最大的一次民眾集體上訪事件,引起當時中共總書記江澤民的震怒。

責任編輯:王曦

相關新聞
天津公安局人事大動 曾在99年引發「4·25」事件
原天津公安局長被查  曾涉羅幹江澤民當年密謀
一個前黨支部書記的「四二五」
臺法輪功集會紀念425上訪與聲援2億人三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