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03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張秉開編譯報導)宇宙天文現象總是有趣而又奧秘無窮。對於星系生成新星球的不均一現象,令人困惑不已。有的科學家認為,星系「雨點」是造成有些星系易於生成新星體的原因。
據《每日科學》(sciencedaily.com)3月4日報導,宇宙中的星系有些是名副其實的星體多產母親,比如銀河系每年至少有一顆新星生成;而有些星系則是星體少生。
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經過20多年的研究認為,星系「雨點」是造成一個星系是否多產的關鍵因素。
報導說,發表於《自然》雜誌的這項研究只是用一種比喻來說明宇宙中的物質作用。星系「雨點」當然不是我們通常概念的雨雪,而是宇宙中的有助於產生星體的溫度較低氣體。在條件合適的時候,這些氣體起到「助產」新星體的作用。
但是,一些氣體會墜入星系團中心的巨大黑洞之中,因此造成能量噴發而使氣體又被加熱,妨礙星系的形成。
科學家觀察到,星系團周圍的極多高溫氣體不是推測的那樣冷卻形成星體,而是「寥寥無幾」的產生幾顆新星。
另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4日的報導,科學家觀察到有些星系團間(intracluster)的氣體溫度高達幾億攝氏度。麻省理工大學(MIT)的天文物理學家麥克‧唐納(Michael McDonald)說:「這些星系始終處於高溫狀態,不會冷卻和形成星體。」
《每日科學》援引密歇根州立大學的天文物理學家馬克‧沃特(Mark Voit)的論述:「有東西限制了星系能將其他轉化為星體和星系的速率。」
這些科學家發現宇宙物質的「雨點」——沉澱(precipitation)在一些星系中起著一定的作用,而在其他星系中這種現象已被「關閉」。在這些關閉沉澱的星系中,星系中心的熱運動(可能是因為與另一個星系團相撞造成的)容易「烤乾」黑洞周圍的「雨點」沉澱。
沃特認為,這些研究有助於擴展對未知的宇宙現象的了解。他說:「天文學引起人們的注意,讓人產生好奇,產生探索更多知識的動機。天文學的作用就是讓我們不斷的發現新東西。」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