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02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中共央行日前宣佈中國經濟切換到寬鬆模式。雖然這個行動跟全世界許多央行是一致的,但外電認為,這個新姿態的背後驅動力最可能是因為資本外流,而不是增長放緩。
週三,中國人民銀行削減銀行準備金率,這將為銀行系統釋放新的流動性。這些行動偏離了它先前小心翼翼地針對性刺激的做法。
《華爾街日報》2月5日報導說,從歷史上來看,人行曾經使用改變準備金率的手段來對抗大型跨境資本流動。在2010年和2011年,為鎖住從國外流入國內的資金,人行曾12次提高準備金率。這些流入是受美聯儲大幅寬鬆政策以及中國相對有吸引力的增長速度所驅動。
但是人行在那之後停止頻繁使用這個工具。自2012年五月直到週三的行動之前,人行都沒有改變過準備金率。
文章認為,顯然是最近的一波資金外流迫使央行動手。
市場預期美聯儲可能將在今年稍後開始加息,加上中國放緩的增長和降息動作,這些因素在驅動資本外流。週二,中國外匯管理局說中國錄得資本賬戶和金融賬戶910億美元的逆差。
基於人行存款數據,週三0.5個百分點的降准將釋放940億美元的借貸資本。央行說它希望看到信貸流向小企業,農村和「灌溉建設工程」。
一些農村和城市銀行將獲得更大的降準,農業開發銀行將獲得龐大的4個百分點的降準。
11月份的降息和這一次的行動加起來,構成中共央行更激進的政策姿態。這偏離了以往的針對性刺激的做法。
並且進一步的降準有可能。但報導認為,這些措施實際上可能導致更多資本外流,尤其是如果美聯儲開始如外界預料的那樣加息。中共可能允許有限的人民幣貶值來應對,但是出於政治原因它不可能允許大幅貶值。
所有這些都跟中國高速增長時期資本流入的情形相反。隨著中國經濟放緩和美國經濟回升,經濟季節已經改變。
責任編輯:林詩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