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02月26日訊】中國通貨膨脹率到底有多高?貨幣政策到底是否恰當?按照官方公佈的資料,過去五年中國的通貨膨脹率遠低於其他新興經濟體。這或許是對的,但是中國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資料很難讓人相信。如果中國CPI資料被嚴重壓低而其它國家的資料是真實的,那麼拿中國通脹率跟其它國家比是沒有意義的。
為什麼官方通脹率讓人懷疑?一個簡單的判斷辦法是拿中國跟美國的通脹率資料做比較。從2000年到2012年,中國CPI物價累計漲31%左右,而美國物價同期累計漲36%。按照這些資料,應該是這些年美元的貶值程度比人民幣更高,美元購買力應該下降更多才對。可是經常來往於兩國之間的人都知道,你感覺不到美元的購買力在過去十二年下降了多少,但今天一百塊人民幣能買的東西卻遠低於十二年前,老百姓感受到的人民幣通脹率不僅要遠高於美國通脹率,而且也遠高於官方公佈的中國通脹率。
就筆者自己的經歷而言,一方面這些年看到中美兩國官方公佈的通脹率總是很接近,另一方面眼睜睜地看到人民幣越來越不值錢而同時感覺不到美元的購買力有太多變化。1986年我剛到美國留學時,在耶魯大學週圍吃一頓普通午餐要6、7美元,一件像樣的襯衣要20美元左右;26年後的今天,同樣的餐館裡同樣的午餐可能要花7、8美元,襯衣還是20美元左右。這二十幾年裡美國物價是有些上漲,但跟中國的實際物價漲幅沒法比,是數量級上的差別,一百元人民幣今天能買的東西只是86年時的零頭。這些經歷告訴我們:中國的官方通脹資料值得懷疑。
不少專家說「不能以老百姓的感受判斷通脹率有多嚴重」。這種說法顯然站不住,因為之所以要有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生產價格指數(PPI),就是要通過前者反映老百姓生活中感受到的物價變化,否則有了生產價格指數就可以了。如果中國的官方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不能反映老百姓感受到的物價變化,只能說明這個指數的結構問題很嚴重,反映的情況不真實,甚至經過人為操縱,使其有意偏低。
當然,人為壓低通脹率可以給官方很多便利,儘管這樣對老百姓不利。比如,給貨幣的超發提供幫助。這樣,即使貨幣實際發行得太多、即使老百姓感到人民幣越來越不值錢了,可是,從官方通脹率看不到,讓人們想抱怨也沒有基礎。操縱通脹率當然給貨幣的進一步超發提供條件,為政府通過貨幣政策刺激表面的繁榮提供方便。遺憾的是,濫發貨幣、增加通脹實際上等於政府通過無形的手在轉移老百姓的財富,將老百姓的財產轉移到政府手裡,是一種掠奪。
再比如,十八大報告提出到2020年要實現城鄉居民的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如果官方的通脹率被人為壓低很多,當然更有利於目標的實現,因為即使按真實購買力算人均收入增長不多甚至沒有上漲,但收入翻番照樣可以在表面上達到,在人為壓低的官方物價指數幫助下多印鈔票就能實現收入上漲,儘管這樣的收入翻番沒有實際意義。收入上漲但「越過越窮」將會是很多人的真實感受。
正因為一直較低的官方通脹率跟人民幣購買力的快速下滑所形成的對比實在太大,社會抱怨聲很高就不足為奇,而且也是應該的。為了幫人為壓低的通脹率資料解脫,官方媒體開始轉移討論的焦點,說「不宜將M2占GDP之比偏高與貨幣超發畫等號」,「M2與GDP之比這一說法本身不科學,……,廣義貨幣供應量M2是一個存量概念,而GDP是一個流量概念,用一個時點的存量和一個時期的流量資料進行比較得出的比值,並無意義。」
M2對GDP之比偏高與貨幣超發當然不能畫等號,可是,這不能說明用GDP作為參照係數去除M2總量沒有意義,因為畢竟「M2與GDP之比」能告訴我們相對于每一塊錢GDP產出有多少塊錢廣義貨幣在社會中流轉,雖然該比值不能等同於貨幣超發或通貨膨脹,但還是有其價值和意義,而且也能用來進行跨國、跨時間比較。反倒是官方媒體花這麼多精力辯護「用一個時點的存量和一個時期的流量資料進行比較得出的比值,並無意義」是沒有意義的。在經濟學和現實經濟生活中,用流量作為基礎去除存量(或者反之)是很經常的。比如,市盈率就是把股價(存量)除以每股盈利(流量),房價收入比中房價是存量而人均收入是流量,股票股息率是把紅利(流量)除以股價(存量)。難道這些存量與流量的比值都沒有意義嗎?
與其把精力浪費在對「M2與GDP之比」是否有意義這樣的話題上,還不如構建並公佈真實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只有在CPI資料變得真實之後,就不容易出現一方面M2與GDP之比很高而另一方面通脹率又總是很低這樣的技術矛盾了。如果CPI通脹率繼續不真實,那麼人們就只能根據廣義貨幣總量與GDP之比、根據現實生活中的物價感受來判斷貨幣是否超發了,這種局面當然導致更多的社會不滿,也讓人們對官方資料更加不信任。
(網絡轉載)
責任編輯: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