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02月16日訊】鮮花、巧克力、香水、鑽戒、燭光晚餐、看電影逛街,一個商業化的情人節無非如此吧?當然不乏誇張的表演秀、微博的曬恩愛……沒得到與眾不同的驚喜就索然無味,種下分手誘因的也大有人在。
真情不是金錢堆砌的,恩愛也不是秀出來的,浪漫是兩顆相愛的心碰撞的火花,心有靈犀就不會太在乎外在形式。花海攻勢,眾目睽睽之下單腿跪地求婚,戲劇化的甜言蜜語、海誓山盟,會難煞那些木訥口拙的男子,不擅此道而被淘汰出局,只說明你是個公主病的虛榮女孩。
思無邪的拙樸
以前看《阿甘正傳》時奇怪,阿甘與珍妮每次久別重逢,只有緊緊擁抱,沒有吻,可能他們還是青梅竹馬的友情多一些吧!在與珍妮親近的男朋友中,不開竅、不解風情的弱智傻阿甘根本排不上隊。但阿甘卻有一種地老天荒的命定直覺:「You are my girl!」認定珍妮是他的女孩。他笨笨地堅持,苦苦等待著心愛的姑娘歸來,直到最後娶了患絕症的珍妮,我才恍然明白,阿甘思無邪、心念純,那種用生命去愛、全心全意的守候呵護,是天使之愛呀!
誤把激情狂戀當真愛,其實慾火焚身,乾柴烈火,燒完就沒了。愛不是這麼狹隘的一部份,熬過煙花落幕的空寂,在粗茶淡飯、細水長流中,陪你慢慢變老、一起看夕陽的人,應該是個純樸踏實的人吧?世間好男女往往隱身在平常的生活裡,有那個緣份遇到,還得有那麼一雙慧眼去識別,有心去好好珍惜。愛是滄海遺珠,珍貴無比,難尋易失。
盡責盡心地付出
1922年詩人徐志摩為追求風華絕代的靈魂伴侶林徽因,不惜拋棄剛生下第二個兒子不久的原配夫人張幼儀。徐志摩登報通告,兩人奉父母之命、門當戶對的七年包辦婚姻結束,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例離婚事件,震驚了當時的社會。
張幼儀出身名門,知書達理,相夫教子,賢惠孝順,深得徐家父母的喜愛,卻得不到徐志摩的心。那種誠懇老實的端莊,在徐志摩眼裡不過是個「鄉下土包子」。
詩人愛的是能激發他浪漫詩情和夢想的美麗才女,但林徽因嫁給了建築師梁思成,徐志摩後來娶了名媛畫家陸小曼。
張幼儀在絕境中毅然轉身,在德國學習幼兒教育,回國後進入東吳大學教德語,她出任上海女子商業銀行副總裁,創辦了雲裳服裝公司——中國第一家立體剪裁的服裝公司,均大獲成功。她默默侍奉徐志摩的雙親,精心撫育孩子,也贏得了徐志摩的敬重和友誼。
陸小曼的任性和揮霍,讓本來就不接納她的徐家父母更加厭惡,徐志摩也因種種矛盾不和,陷入婚姻危機。1931年11月,徐志摩赴北平參加林徽因的中國建築藝術演講會,搭乘的飛機在濟南撞山爆炸,36歲的詩人遇難身亡。在陸小曼大受刺激拒領遺體、無力操持喪事的情況下,仍然是張幼儀以她的冷靜果斷妥貼處理了一切。
她一生恪守中國傳統道德,無怨無悔地盡責,直到兒子成了家,把徐父送了終,53歲才跟一位醫生結了婚。台灣版的《徐志摩全集》也是在張幼儀的策劃下編纂的。
晚年,她總被人問有沒有愛過徐志摩。「我對這個問題很迷惑,因為每個人總告訴我,我為徐志摩做了這麼多事,一定是愛他的。」張幼儀說,「可是,我沒辦法說甚麼叫愛,我這輩子從沒跟甚麼人說過『我愛你』。如果照顧徐志摩和他家人叫做愛的話,那我大概是愛他的吧。在他一生當中遇到的幾個女人裡面,說不定我最愛他。」
靜謐空無 餘韻裊裊
在《晚春》、《東京物語》、《麥秋》等小津安二郎的電影中,笠智眾和原節子塑造了最經典的父親和女兒形象。波瀾不興、雲淡風輕的演技,詮釋著細膩深刻的感情,簡單的畫面創造出餘音繚繞的藝術氛圍。
眉眼舒朗、元氣飽滿的原節子要比戰後瘦小的日本女性高大,看似笨拙不甚靈活,卻有種毫不諂媚的高貴典雅,樸素中又見溫潤賢淑,端麗大方的氣質令人難忘。
小津稱讚原節子是日本最好的女演員,而原節子的優勢只有在小津電影中才全面綻放,他們互相成就了彼此。
被譽為「永遠的聖女、貞女」的原節子是日本影壇傳奇,1963年,事業正如日中天的她低調宣佈息影,最後一次的公開露面是在同年12月小津的葬禮上,此後佳人大隱隱於市,遠離塵囂,孤身隱居在古城鐮倉縣,那是小津電影多次出現場景,也是小津墓地的所在地。與其淡泊神秘相呼應的,是小津墓碑上的「無」字,空靈靜謐,透徹極了!
原節子終身未嫁,小津終身未娶。他們把很深的情義,化成歷經彌新的電影主題和溫婉淳厚的銀幕女性。
責任編輯: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