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12月08日訊】當三個多月前,大陸媒體紛紛高唱「北京蟬聯中國最宜居城市」的讚歌餘音未落,北京PM2.5的峰值高達1000的首次橙色預警陰霾天便頗為諷刺的於近日再度隆重登場。事實上,這樣的極端天氣能在北京出現早就不是甚麼新鮮事兒了。還記得某年辭舊迎新之際,高濃度陰霾籠罩北京的狀況甚至持續了一個多星期。然而,這似乎並未對北京榮獲「最宜居城市」的評選結果產生絲毫的影響。於是,大家都開始不約而同的將疑惑的目光投向評選機構,努力的搜尋到底是哪個沒眼力的給北京戴上了如此不相宜的高帽。
雖說主辦單位是英國知名的調查公司——經濟學人智庫,雖說在「最宜居」的世界排名中,北京不過是位列第69位,但在中國大陸境內其它幾個上榜城市中卻被排在第一、並且還是「蟬聯」。作為政治中心,北京在任何比拚中都能毫無懸念的榮登「第一」的寶座,這似乎已在人們的意料之中;然而,對於不必參照「政治因素」的國際機構來說,經濟學人智庫居然能在世界排名中使北京領先於中國的其它城市,這卻不得不讓人頗感到有些巧合。於是,不少人都在好奇的揣測,對城市宜居研究年限不長、經驗尚淺的經濟學人智庫,此次採用的標準是否足夠全面、客觀?
有文章透露,此次有關「全球最宜居城市」的評選主要是參照5個方面的因素來進行考量的。它們在最後總成績中的占比分別為:治安狀況占25%、醫療保健占20%、文化和環境占25%、教育占 10%、基礎設施占20%。而研究機構按照最低1分、最高100分的分值,最終評選出獲得97.5分的墨爾本為「全球最宜居城市」。
再看中國上榜的8個城市,北京以76.2分被冠以「中國最宜居城市」、緊隨其後的是天津(76分)、蘇州(75.5分)、上海(73.2分)、深圳(72.8分)、大連(70.9分)、廣州(69.4分)、青島(67.3分)。儘管從分值上來看,中國這些城市間的差別並不明顯;然而,如此微小的差別卻足以顯現出,北京在上述5個評選標準的方面,的確擁有著無人能敵的優勢。
首先是在分值中占比最高的「治安狀況」一項。相信到過京城的人,都會從火車站、地鐵站等重要交通樞紐的安檢過程中深切的感受到,北京在治安管理的陣勢上可堪比「一級警備」。這裡不僅有武警、交警、協管、志願者等一系列被納入體制所用的專業人員,並出產了眾多隱藏在居民樓、小區、街道深處,充當著官方眼線的「西城大媽」、「朝陽群眾」。試問,在這種官多於民、警多於賊的管制狀態下,還有哪個不知深淺的不法份子敢在京城造次?如今在北京櫥窗一般的大街小巷中,不僅看不到壞人,就連駐足、徘徊、停留的普通人似乎都很難看到。每到新年、外來打工者返鄉之際,目睹著空蕩蕩的北京,又有誰能說這裡的治安狀況不好呢?
其次要說分值占比相同的「文化和環境」。作為歷經了3000年的文明古都,北京擁有著濃厚的傳統文化氣息是不難想像的;然而在文革時期遭到破壞、摧殘與蹂躪之後,北京的古樸或早已變為被扭曲了內涵與本質的「復古」,甚至被更多假冒「古香古色」之名的現代元素所取代。而作為國際化的大都市,北京被打掃的一塵不染的主要幹道、需要時刻展示於人前的公共地段,也是為了讓外地人亦或外國人驚嘆於北京城市環境的亮麗如新而竭力打造的。就好像姑娘的濃妝淡抹,不過是為了得到他人的欣賞與誇讚一般;北京這番直奔主題與目標的刻意打造,又怎會不給人留下遠勝於中國其它城市的最佳印象?
顯然,北京能受此「專寵」不過是得益於它的政治背景。因此,我們也可順理成章的想到,在這樣一個官宦聚集的權力中心,除了能被打造出一流的文化氛圍、一流的城市環境之外,一流的基礎設施、一流的醫療機構、一流的高等學府、師資力量也將被無一例外的安置其中。從各省有條件、無條件的都要衝破戶籍的禁錮,拚命想來此地求學、打工、治病的人口流動趨勢中,就能夠窺見一斑。
若按這樣的角度和標準,恐怕無人再對「北京最宜居」有任何異議。只是那些在霧霾中飽受侵害的居民仍會不依不饒的質問,難道說空氣污染不該作為評定環境好壞與否的關鍵選項嗎?不得不說,這一問算是點到了此次評選的關鍵。有資料顯示,經濟學人智庫針對「文化與環境」一項所擬定的因素中,除了「溫度及濕度」、「外來人口對當地氣候是否適應」跟環境有關之外,卻並未提及大家都在關注的「霧霾」這一項。若要找到一個理由,我們也只能說,全球範圍內或只在中國這一地出現的狀況,無法讓調查機構將其納入具有普遍性的國際標準中。想來不無道理,如今還有哪個國家大興土木、依賴重工業的程度能趕超中國?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文化與環境」的評選內容中還標注著「貪污腐敗程度」、「是否有宗教區或社會活動區域」、「審查程度」等這些與霧霾狀況同樣惡劣的選項。然而,北京卻仍舊以76.2分的不差成績、在全球140個城市中被排在第69位,甚至在大陸被評為「最宜居」。既然這一結果奇葩到無人能接受,且與事實相左,那麼我們也就不必太過認真了。
責任編輯:高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