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12月27日訊】法國作家拉封丹有一首寓言詩,題目叫《一頭死驢和兩隻狗》,講的是有兩隻狗看到遠處的水面上漂浮著一頭死去的驢的屍首,在水流和風向的作用下,屍首離兩隻狗漸行漸遠。
兩隻狗想把死驢弄上岸,好填飽肚子。可是怎麼把它搞到手成了大問題。一隻狗靈機一動,對另一隻狗說道:「距離太遠,我們還得逆風游過去。這麼著吧,我們還是拼著命來把這河水喝乾吧。我們的喉嚨本來很渴,相信一定可以做到這一點的。那時漂在水面的屍體很快就會晾乾,保管咱們一星期的口糧都沒問題。」
於是,兩隻狗開始拚命喝起水來,它們喝得頭昏眼花,最後脹破了肚皮,斷了氣。
後來人們用「喝乾河水」來比喻做一件根本不可能做到或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在中國也有表達類似意思的成語,比如緣木求魚。故事來自於《孟子》,說的是戰國時代,齊宣王自恃國力強盛,想用武力征服天下,成就其一統的王霸之業。孟子知道後,覺得這樣實施「霸道」,實在令仁者痛惜,便想與他通過互相交談,說服他,使他改變態度。
孟子告訴齊宣王,想派遣軍隊,吞併別國的疆土,就好比爬到樹上去捉魚,不僅捉不到魚,還很可能從樹上摔下來。這是因為不施行仁義,卻野心勃勃,癡心妄想,用弱小的兵力,去挑戰強大的、眾多的對手,是非常危險的。
一個西方的典故,一個東方的成語,都在告訴世人,做事如果方向或方法不對頭,不僅達不到目的,反而導致自我的毀滅,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人要對自身有正確的認識,不要自不量力,去做那些超出自己能力範圍之事。
責任編輯: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