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廣昌事件 陸媒猜測四起

人氣 10236
標籤:

【大紀元2015年12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方曉報導)上海首富、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事件引發持續震動。大陸媒體對其現身復星集團年會時所說的話進行解讀、猜測。海外媒體表示,郭廣昌案涉江澤民「上海幫」成員及令計劃等。

陸媒對郭廣昌事件的諸多猜測

12月14日,「協助調查」的上海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突然現身復星集團年會。

陸媒報導稱,郭廣昌已經結束協助司法機關的有關調查,返回家中。

隨後,大陸騰訊財經《稜鏡》報導,郭廣昌在復星集團工作年會上演講稱:「復星未來要更加植根於中國」,「要更加條理地打造全球化的平台」。已經在海外投資了600多億元人民幣的復星,此前80%的新聞都和海外業務有關的復星,說自己要「更加植根於中國」。這究竟該如何理解?

報導說,可以確認的是,郭廣昌的協助調查還沒有結束,否則復星的上市公司早就公告這一消息了。

郭廣昌在年會上所稱的「復星未來要更加根植於中國」,他這是在喊話嗎?這是在「表忠心」嗎?

在剛剛經歷過「不要讓李嘉誠跑了」這樣的討伐浪潮之後,郭廣昌這樣的演講,確實讓人不得不產生聯想——李嘉誠在壓力之下,辯駁說「我沒有跑」,而郭廣昌在「放風」中喊話:「我會留下」。

事實上,就在郭廣昌失聯的12月10日晚上,微信群中就傳出「郭廣昌出事原因四大猜想」,其中第二條說的就是:錢都轉移到境外了!雖然國內的資產也是天文數字,但國內各種負債遠大於資產。淨資產在國外,身在大陸錢在歐美!

媒體很快計算出來復星集團在海外的資產。據財新網統計,自2008年開始向海外發展至2015年6月,復星集團在中國境外共計投資36個項目、共計98億美元(約合632億元人民幣)。這一數字不容小覷————復星集團所控制的上市公司市值為1,800億元,而「2015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郭廣昌以463億元人民幣的身家排在第11名。

文章進一步表示,郭廣昌稱復星今後要更根植於中國,有一種理解,那就是——復星可能就此放緩海外收購的步伐。如果這不是過度解讀,人們就會問一個問題:是甚麼因素促使郭廣昌決定放慢海外收購步伐?

莫非,在「失聯」的這兩天裡,有人批評了復星的海外收購戰略?抑或,協助調查的事宜,正與某個海外收購項目相關?復星的收購,往往都以財團的形式,有不該參與的人參與了?

耐人尋味的是,就在協助調查的間歇,騰訊財經報導說,郭廣昌本週可能還會出國出差兩天。

在協助調查還沒有正式宣告結束的情況下,郭廣昌怎麼會被允許出國?莫非,出國本身就是協助調查的一部分,會有人陪著他一起去?

郭廣昌案涉「上海幫」江派人馬及令計劃等

上海首富、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12月10日「失聯」。

大陸媒體披露,多方了解確認,48歲的郭廣昌確已失聯。但上海官方及報紙、復星集團等方面都表示郭廣昌未「失聯」。

搜狐財經披露,12月10日,紀檢官員在郭廣昌的辦公室問過話,話題涉及11月10日落馬的上海「首虎」、副市長艾寶俊。當天上午,郭廣昌仍在上海辦公室辦公,下午開始「失聯」,常用手機處於關機狀態,另一部手機無人接聽。

但復星集團人士對媒體說:「明後天郭廣昌就能出來,可能趕得上12月14日的復星集團年會,按慣例郭廣昌將發表致辭。」

郭廣昌作為上海首富,與上海政商勾連極深,他的「失聯」在政治上頗為敏感。法國廣播電臺從一上海媒體人得到消息,10日當晚,上海市委宣傳部就此事下達多條報導指令。

法廣報導說,11日上午,郭廣昌已經被調查部門帶往北京,復星和上海方面的「撈人」以失敗告終。

據報導,被帶走「協助調查」的郭廣昌與多名江派落馬官員關係密切。

陸媒搜狐財經披露,郭廣昌與11月10日落馬的上海副市長艾寶俊關係密切。郭廣昌今次被帶走調查,與艾寶俊、澤熙控制人徐翔都有莫大關係;澤熙投資常年替高層人士理財,其中可能牽扯到多名高層官員。艾寶俊被指是江澤民之子江綿恆「死黨」。

據港媒《太陽報》披露,郭廣昌被調查的原因目前有多種傳聞,其中之一是中紀委調查上海人大主任龔學平而將其牽出。而龔學平是江派人馬,曾經長期在上海宣傳部門任職。

今年8月,上海市政府屬下的光明集團原董事長王宗南被判18年,當時法庭判決書公布,郭廣昌以低價向其出售別墅,涉嫌行賄,之後市場不時傳出郭廣昌已被控制出境消息。而王宗南是江澤民父子的「密友」。

上海是江澤民的政治老巢,近期上海官場及商界不斷「地震」,多名與江澤民家族有關的人馬接連落馬,外界認為,這顯示習近平當局已開始清洗「上海幫」。

另據港媒引述消息人士報導,郭廣昌案涉已落馬的前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令計劃,不是簡單的行賄、做空股市和牟利。此案還波及「浙商圈」等。#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上海幫「撈人」失敗 郭廣昌被帶到北京
復星CEO梁信軍:郭廣昌在上海配合調查
網傳郭廣昌供出黑數據庫 年底大戲進高潮
中國一週大事解讀:局勢升級 年末大戲上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