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生命存在的十個強有力證據(下)

人氣 6521

【大紀元2015年11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張秉開編譯報導)科學家已經明確宇宙星體間的基本組成元素是碳、氮、氧等原子,而這些物質又是構成我們生命的基本原子成分。因此,在宇宙星系已經存在幾十億年的久遠時間內,這些組成我們地球生命的原子是否不止形成了氣體雲、恆星和行星等物體,還形成各種生命呢?

據《商業內幕》近日報導,答案是肯定的。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是「地球外有生命嗎?」,而是「我們會找到嗎?」近年來,科學家發現了很多強有力的證據,說明存在地外生命。

在可觀測的千億個星系中,即使很小比例的星系存在生命,也有百億個星系會存在至少微生物那樣的生命。

目前為止,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除了明確太陽系中到處存在水,還通過開普勒望遠鏡在太陽系外的宜居帶空間發現類地行星,這意味著太陽系外存在生命甚至智能生物的可能性非常大。

美國航空航天局:太陽系到處是有水

目前已經確認,太陽系的很多星球存在的冰海洋或水海洋,如冥王星(pluto)、木衛三(ganymede)、木衛四(callisto)、鬩神星(eris)、賽德娜(sedna)、土衛五(rhea)、海衛一(triton)、天衛四(Oberon)等等。

很多太陽系中的星球存在的冰海洋或水海洋。 (維基百科組合圖)

其中,2015年3月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確認,木衛三的冰蓋下有一片鹹水海洋。海衛一(triton)即海王星的第一顆衛星,它有氮和甲烷組成的大氣,其內部有一個液態水層,地下海洋中有可能存在生命。因此,美國航空航天局說,太陽系到處都是水。

太陽系外開普勒452b小行星——地球2.0

開普勒望遠鏡已經確認數顆太陽系外的行星和地球相似,其上面可能存在生命,而且計劃觀測幾千顆疑似類地行星。

開普勒望遠鏡已經發現的類地行星。(NASA Ames/W. Stenzel)

7月23日,美國航空航天局宣布,開普勒望遠鏡發現迄今最類似地球的系外行星開普勒452b(Kepler 452b)。它位於1,400光年外的天鵝座(Cygnus),比地球大60%左右,1年有385天。

太陽系外的類地行星開普勒-452、開普勒-186及地球之間的軌道特點對比。(維基百科)

科學家表示,開普勒452b位於適居區,可能有地球上那樣的活躍火山運動、海洋和陽光,其溫度不太冷也不太熱,可以讓液態水存在,能夠支持生命。開普勒452b的恆星比太陽大4%、老15億年、亮10%。

KIC 8462852被「巨型物體群」環繞

《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10月13日報導,科學家在北半球星空的兩個美麗星座天鵝座(Cygnus)和天琴座(Lyra)之間,發現奇怪恆星KIC 8462852。

天鵝座(綠色所示)與天琴座(黃色所示)的位置 (維基百科)

這是一顆肉眼看不見的星體,自2009年天文學家使用開普勒太空望遠鏡(Kepler Space Telescope)對其觀測了四年時間後,經數據分析得知KIC 8462852被「巨型物體群」環繞。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Penn State University)天文學家傑森‧瑞特(Jason Wright)表示,雖然外星人總是最後一個備選的推論,但是根據那些數據,「讓人想到那是外星文明造成的。」

德雷克公式:人類在宇宙中基本不可能是孤獨的智能生命

目前,人們仍在使用一種地外文明計算方法——天文學家法蘭克‧德雷克(Frank Drake)於1960年代提出的德雷克公式(Drake equation)N=R*(Fp)(Ne)(Fl)(Fi)(Fc)L,來推測「可能與我們接觸的銀河系內外星球高智文明的數量」。

其中N代表「銀河系內可能與我們通訊的文明數量」,R*為「銀河內恆星形成的速率」,Fp為「恆星有行星的可能性」,Ne為「位於合適生態範圍內的行星的平均數」,Fl代表「以上行星發展出生命的可能性」,Fi為「演化出高智生物的可能性」,Fc為「該高智生命能夠進行通訊的可能性」,L代表該高智文明的預期壽命。

開普勒望遠鏡計劃觀測的類地行星(約5000顆)。(NASA Ames/W. Stenzel)

科學家現在根據開普勒望遠鏡的觀測數據,能粗略估算一個星系中的含有行星的恆星數量、宜居的行星所占比例,因此可以粗略的計算宇宙中存在智能生命的可能性。10月19日,羅切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的天文學家亞當‧弗朗克(Adam Frank)和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的天文學家伍德魯夫‧蘇裡凡(Woodruff Sullivan)論述,只要宜居帶行星出現智能物種的可能性達到一兆兆分之一,根據德雷克公式即可推算,我們人類在宇宙中就不是唯一的智能生命。

至少100億星系可能存在生命

據《科學》雜誌2014年11月報導,在目前所觀測的1,000億星系範圍內,存在生命的星系數量巨大。即使在宇宙爆炸時產生高能伽瑪射線摧毀90%的星系中的生命,但是也會剩餘10%,即100億星系可以產生和延續生命。

局部太空中的星系。(NASA/ESA)

根據目前為止的天文觀測,宇宙似乎極少發生能殺死一些生命包括細菌微生物在內的長時(幾十秒)伽瑪射線爆發。所觀察到的伽瑪射線高能粒子束主要是一兩秒鐘內的短時噴發,相比之下,其噴射能量比長時的小100倍,僅在中子星或黑洞發生互溶時發生。

而這種伽瑪射線噴發不會絕對殺死所有微生物,因此不會造成所有星系成為不毛之地。美國沃甚伯恩大學的科學家布萊恩‧托馬斯(Brian Thomas)說:「(伽瑪射線)完全清除生命?可能不會!」

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Hebrew University)的天體物理學家慈韋‧彼蘭(Tsvi Piran) 也認為,在宇宙中至少存在細菌等生命,他說,「現在基本明確,細菌和其他形式的低級生命會在伽瑪射線噴發後生存下來。」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澳科學家稱1/10恒星系統可能存在生命
五個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系確定
研究:宇宙不荒涼 100億星系有生命
NASA公布冥王星新照片 表面冰山像洛基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