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聖嬰致極端氣候 全球糧價10月大漲4%

人氣 444

【大紀元2015年11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洋綜合報導)今年春季以來,聖嬰現象(El Nino)持續增強,帶來高溫氣候所導致的乾旱和水患,影響開始波及到糧食價格。聯合國糧農組織(FAO)週四(5日)發布報告說,全球糧食價格10月上漲3.9%,為三年最大漲幅。FAO指出,氣候異常引發的乳製品、糖及棕櫚油等農產品供應的憂慮是推動食品價格上升的原因。

之前科學家預估今年的聖嬰現象規模,有可能成為史上最強聖嬰之一。「超級聖嬰」能造成乾旱或暴雨等極端天氣。氣候異常對農業生產影響最大,也可威脅到從新西蘭的乳製品,到巴西的甘蔗以及東南亞的棕櫚油等農產品的收成,進而造成糧食供給壓力。

全球糧食價格大漲3.9%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公布,追蹤谷物、油籽、乳製品等73種食品價格變動的全球食品價格指數,10月升至162點,較9月上升3.9%,是2012年7月來最大漲幅。

糖價指數升幅最大,較9月份上漲17.2%,也是2010年9月來最大增幅。FAO指出,對產糖大國巴西降雨過多、可能衝擊甘蔗產量的擔憂推升糖價,以及印度和泰國的乾旱也可能造成影響。

植物油價格指數10月也上漲6.2%,是2010年以來最大單月漲幅。FAO說,原因是聖嬰現象加劇市場擔憂,擔心不利天氣可能影響明年印尼棕櫚油產量,拖累巴西的黃豆種植進展。

乳製品價格10月也漲9.4%,是兩年來最大漲幅,反映市場憂慮新西蘭乳製品產量可能會減少。谷物價格增加1.7%,同樣是因市場擔憂乾燥氣候可能導致烏克蘭和俄羅斯的明年小麥收成減少,進而推升價格。

之前FAO表示,中美洲玉米收成今年減少6成,豆子減少達8成,原因是與聖嬰有關的乾旱延長。

聖嬰現象亦正影響到海底食物網,造成魚群的食物供應顯著降低。

衝擊海洋食物鏈

科學家表示,今年聖嬰現象規模接近有科學記錄以來最強的兩次,可能成為史上最強聖嬰之一。上兩次「超級聖嬰」分別出現在1997至1998年、以及1982年至1983年。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10月的衛星資料顯示,太平洋東面的信風已經減弱,擾亂正常洋流循環,導致西太平洋溫暖海水向東擴張。氣候模式預測,這次聖嬰現象強度可能在今年11月至12月達到頂峰,並持續到明年春季,這將會給全球氣候帶來影響。

儘管目前聖嬰現象強度尚未到達頂峰,但是從海洋表面葉綠素濃度降低可以明顯看出,海洋食物鏈中最底層的浮游植物已經減少,海洋食物鏈將受到衝擊。

浮游植物不僅僅是食物鏈的基礎,同時也會製造氧氣。據有關資料顯示,由於浮游植物減少,以浮游生物為食的魚類也隨之減少,進而影響到整個食物網,造成食物供應顯著降低。

之前超級聖嬰發生時,魚群減少導致加拉帕戈斯企鵝、海鬣蜥、海獅、海豹等海洋生物陷入饑荒、數量銳減,因而導致海洋食物鏈從頂端開始的物種崩潰。

由於聖嬰現象造成高溫少雨氣候可能使漁業受損,中美洲暨多明尼加農漁業組織(OSPESCA)主席龔薩雷茲(Mario Gonzalez)之前警告區域內各國提高警覺。他指出,聖嬰現象起於海洋上,海中漁類將趨減少或死亡,他估計由於聖嬰現象,中美洲區域內的漁業生產可能蒙受10%的損失。

聖嬰現象(El Niño,又稱厄爾尼諾現象)是赤道太平洋附近大氣和海洋最顯著的現象,通常發生在冬季。當赤道太平洋附近海溫指標連續5個月比平均值高攝氏0.5度時,就是一般通稱的「聖嬰事件」或「聖嬰年」:熱帶東太平洋區海溫升高,空氣受熱上升,降雨增加,容易發生水災;熱帶西太平洋區則相反,印尼、菲律賓、澳洲北部較易乾旱。

責任編輯:蘇漾

相關新聞
今夏恐有4颱風侵台 台氣象局:聖嬰年強度高
厄爾尼諾現象使加州今冬會遇強降雨
聖嬰現象 中美洲漁產損失將逾一成
聖嬰又來了 威脅多物種加拉巴戈斯群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