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26日報導】(中央社台北25日電)未來螢幕設計的重點不再侷限於是否愈做愈薄,還是可否曲面呈現,阿湯哥主演的電影「關鍵報告」中所用的可透視螢幕的技術已經逐漸成熟。
交通大學副教授陳政寰發展出可透視投影系統,不但省電、重量輕,且顯示尺寸可以超過100吋,相當適合在公共場合中使用。
透視投影系統採「投影」的原理 尺寸不受限
透視投影系統採「投影」的原理,在較低的成本下,可以運用在公共櫥窗、車用看板等面向。
投影螢幕是利用陣列像素化的光學膜,每一像素的光學區域可任意設計不同的光學特性,例如反射散射、透射散射、透射或鏡面反射等,使得光學膜兼具投影螢幕的呈現影像功能,也能夠透視螢幕後方的實體事物。換言之,只要在透明介質(如:玻璃)貼上陳政寰的「投影螢幕及其投影系統技術」與工研院「微距LED技術專利」進行組合的「可透視投影光學膜」,就能同時看到螢幕的圖案、訊息,同時又看到螢幕後方的東西,且令人感到興奮的是,投影技術還不會受到體積限制,只要焦距調準,想要多大就可以多大!
想像一下目前的投影技術可以在螢幕、牆壁上投射出影像,未來投射的背景可以是玻璃、窗戶,不但可以展示出想要投射出來的影像,也可以透過影像,清楚看見影像背後的實體。
類似的概念,像是韓國三星電子(Samsung)計畫推出的「安全卡車」(Safety Truck)計畫,打算在貨櫃聯結車前方裝無線行車記錄器,車尾安裝4片螢幕面板,播放前方的即時路況,讓後方駕駛人能「透視」聯結車,安全超車,降低急煞車機率,避免撞上動物。
另一個比較好理解的概念,是谷歌(google)之前推出的google glass,技術主要源自頭戴式顯示器,原理是將微型二維顯示器所產生的影像藉由光學系統放大,曲光補正,達到近眼觀看的要求,微型顯示器所反射的光線經過透鏡或凹鏡使影像因折射產生類似虛擬影像效果,利用此效果將近處物體放大至遠處觀賞,達到平面全像視覺(Flat Hologram)。
商品化加值 應用層面擴大
可透視投影的誕生,讓人們運用資訊系統不再是自覺而有意的獨立行動,而是和當前活動自然而然地成為一體;例如將地圖資訊直接插入現實景觀以引導駕駛員的行車方向,通過虛擬視窗調看室外景象、使牆壁彷彿變得透明。例如汽車前擋玻璃可隨時顯示導航畫面,乘客用手指觸碰旁邊的窗戶,就能查詢目的地的天氣或是上網訂餐?,或是你家的窗戶同時也是螢幕,可以變換不同的窗外風景,下雨天時甚至能給你大晴天的假象。
可透視投影技術還可以拿來應用在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上,擴增實境指的就是把虛擬資訊加在使用者感官能接觸到的顯示器,可能是戴在頭頂上的裝置,或是電視、手機螢幕,也有可能是眼鏡、手錶等任何一種有螢幕的電子設備,使影像、圖像、文字等資訊出現在這些顯示器上面。
此外,在醫療方面也有可透視投影技術可以大展身手之處,微軟(Microsoft)的附屬研究機構曾發表過一款虛擬透視機,醫生可以直接把儲存在機器中的6類損傷影像放映在患者的皮膚上,讓病人直觀了解自己所患疾病的危害程度,這些圖像包括皮下骨骼結構、肌肉組織、肌腱和神經組織,對於說服病患接受治療的效果,比起醫生在X光片上比劃來得好。
目前陳政寰的研究還在整合開發中,已進入最後階段,在可以預見的未來,無論是大樓的玻璃帷幕、公車的窗戶都可能成為廣告業的新看板,這樣充滿未來科技感的生活,指日可待!
責任編輯:古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