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11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報導)11月16日,中共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截止10月底,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各項貸款總計35.6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較9月份減少656億元。這是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第一次出現這種現象。信貸放緩是中國經濟總體放緩的體現。
據華爾街見聞11月16日報導,DBS Vickers駐香港分析師陳姝瑾認為,四大國銀行貸款餘額下降是因為銀行業對經濟前景和資產質量保持謹慎立場的體現。
大陸經濟數據顯示,第四季度開始經濟增長依舊無力,面對如此的經濟前景一些企業不敢或者不太願意貸款,而一些需要資金的中小民營企業,銀行又不願貸款給他們。
報導稱,中國銀行業目前面臨不良貸款餘額和不良貸款率「雙升」的局面。農行不良率高達2.02%,是四大國有銀行之中唯一突破2%的,其他三行不良率均在1.45%左右。截止三季度末,中國商業銀行可能發生問題的貸款增至近4萬億元。不良貸款餘額近1.2萬億元,不良貸款率1.59%,但如果算上關注類貸款,這兩個數字分別升至3.99萬億元和5.4%。商業銀行面臨的潛在的金融風險加劇。
國際清算銀行9月份曾經發出警告,中國信貸相對於GDP的比例暗示中國未來幾年發生銀行業危機的風險在升高。
另外,第三季度中國四大國有銀行淨利潤增速均不足1%,股份制銀行淨利潤增速多為個位數。銀行三季度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工行、建行、農行、中行淨利潤增速分別為0.65%、0.73%、0.57%、0.79%。第三季度中行還出現2009年以來首次淨利潤增長下滑,同比下降1.5%。
中國銀行業的現狀是中國宏觀經濟下降的反應。即使中共央行今年已經降息六次,但是10月份的新增信貸指標還是下降到15個月最低。央行1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0月新增人民幣貸款5136億元,大幅低於預期的8000億元,更不及9月的1.05萬億元。
疲軟的信貸增長數據表明,中國經濟面臨進一步減速的風險。
大陸第四季度經濟開局不佳,10月工業增速再次下滑,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出口跌幅擴大,投資依然低迷,僅消費有所回升。物價下行後企業實際融資成本居高不下。
10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繼續下滑至5.6%,低於市場預期的5.8%,顯示未來工業經濟仍面臨下行壓力。11月以來發電耗煤增速依然低迷,跌幅仍在10%以上,預測11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或繼續下滑至5.3%。
另外,投資依舊低迷。10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反彈至9.5%,其中基建投資繼續下滑至12.9%,房地產投資為-2.8%。僅製造業投資增速回升,但產能過剩依然懸而未決,未來下行壓力依然較大。
再有進出口持續大降。10月大陸外貿出口同比下降6.9%,降幅擴大,進口同比為-18.8%,已連續三月保持兩位數跌幅,顯示內需低迷。
有大陸媒體認為,PPI已連續44個月處於負值區間,且沒有看到明顯的改善趨勢。近期成本端的糧價、油價等重要生產要素成本下跌,帶動CPI持續下行,總體通縮已成現實風險。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