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11月10日訊】在挪威1到4年級的小學生是不用考試的,小學生能玩、會玩才是主課。挪威老師想出各種怪招讓小朋友們玩得開心,比如在幼兒園裡,老師藏在桌子下面,拿布罩住桌子,小朋友們圍著老師坐成一圈,聽老師唱歌、講故事,這下子,小朋友們心裏可樂開了花。想想我們的古人,很多都是通過口耳相傳,人與人相處之中學會溫良恭儉讓,這與小朋友能說會玩何其相似。
剛來挪威時學挪威語,老師打分時只在每道大題下記小分,不打總分。把判過的卷子發下來時,也不讓別的學生看見,生怕考得差的有壓力,考得好的翹尾巴。在老師這樣引導之下,有個別的學生,每逢考試就躲起來,考完後再美滋滋的回來上課,挪威老師也從來不問不管。
但試總是要考的,看到平時可以用挪威語侃侃而談的學生抓耳撓腮的樣子,我樂壞了。
在中國人看來,挪威語測試也太簡單了。
挪威課堂注重的不是卷面成績,而很注重samarbeide(合作)和toleranse(寬容),上課時總是分為幾個小組,大家一塊兒討論。開始時很不習慣,慢慢就覺察到了好處。因為都是面對面,看得一清二楚,所以誰想掖著藏著甚麼不太可能。再有,大家都在一塊兒,最受歡迎的是那些處處能夠考慮到別人的人,這樣一來,慢慢都學會了寬容和理解。
以前,剛上大學的那會兒,有一位經常一塊兒上圖書館看書的朋友,一天興沖沖的跑過來對我說,他發現了一個秘密。就是他發現,如果單從文字上來講,無論任何觀點都可以自圓其說,只要有邏輯就可以。當時,我也發現了這一點,如果我用像人類、歷史、社會、發展、民族、國家這樣比較抽象的大詞寫文章,寫得特別快,別人雖然看得雲裡霧裡,但不能說出甚麼。有一次,用這個手法寫出的東西還被老師當了範文。
有位山東的「學者」更絕,寫了三本關於文化的書。但寫出來的書有點像開博物館的人寫出的分類目錄,比如文化叢下有文化樹,文化樹下有文化枝,文化枝下有文化葉。文化發展有初級階段、中級階段和高級階段等等。
再後來,書讀多了,才發現這種文體的根子上是來源於西方的某位「偉大導師」。
挪威人不愛考試,不愛上理論課其實也是有道理的,理論又不是真理,不過是一種方便理解世界的好用工具,有意義的生活才是目的,夠用就行。
中國學校把那些用抽象的大詞編成理論當回事,學生能考會考,說起話來一套一套的。一件事情出來了,甚麼是好,甚麼是壞,很多人真的不知道怎麼回答,這樣也對,那樣也行,聽起來還挺有邏輯。
在沒有考試的日子裡,發現自己心裏越來越生出一種輕鬆感,生活哪有那麼複雜,只要能夠真誠、善良與寬容就行了。脫去那些大詞和無中生有的理論框框,越來越感受到健全的直覺帶來的美好。
責任編輯:童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