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老歐洲移民眼中的堪培拉變遷

「你會成為一個真正的澳洲人」

人氣 115
標籤:

【大紀元2015年10月09日訊】編者按:作為堪培拉的新移民,總想聽聽老移民們的經歷和體會,所以本報特別邀請來澳五十餘年的歐洲老移民肖斌(Ron Champagne),來給大紀元的讀者們講講他眼中堪培拉的故事——

堪培拉,美麗的花園城市,也是綠樹成蔭的首都,在漸漸地成長為令人為之驕傲的都市。它擁有大城市的一切便利設施,卻不以犧牲便利為代價。正在改建的 Constitution Avenue很可能成為像著名的巴黎香榭麗大街一樣遠近聞名。在這條大街上沿坡而建的飯店和娛樂設施,離堪培拉湖僅一步之遙,渾然一體,毫無人工雕塑的痕跡。

commonwealth Avenue 大橋舊照(1921-1935)。
(Mildenhall’s Canberra)

相比較50年前我所看到的堪培拉,它的變化太大了,堪稱奇蹟。那時,找到堪培拉都很費勁。從悉尼或墨爾本出發,首先到達Lyneham。沿著Northbourne大街駕駛,你根本不知道堪培拉到底在哪兒。再朝著南面駕駛,會到達一個單向的架在小溪上的木橋。橋的左右邊,有大量的推土機在忙著挖一個大洞,也就是現在的Burley Griffin湖,而那個木橋也成了現在的Northbourne Avenue橋。

在constitution Avenue的St.John’s 校(1921-1935)。(Mildenhall’s Canberra)
墨爾本和悉尼大廈(1921-1935年)。(Mildenhall’s Canberra)

堪培拉曾經是一個外來移民和政府供職者的城市,現在仍然是,但當時的移民多是來創業的。堪培拉不得不建造尚有欠缺的便利設施,但以此來吸引移民並不是上策。當時移民到澳洲並不是件難事,而堪培拉更是張開雙臂歡迎移民。那時地價也便宜,堪培拉也如此。而且土地資源豐富,所以第一次購房者能有很多的選擇。不容易建房的地段就更便宜。我記得一塊坡地,裡面有一塊岩石,僅售價20澳幣。(澳洲當時還沒採用測量系統)。

我們是1963年來到澳洲的,而在我們之前的移民是二戰後的移民。他們來自英國、意大利、西班牙、波蘭和希臘等。有一個諺語說:「美國人規劃了堪培拉,克羅埃西亞人建造了堪培拉,希臘人擁有堪培拉」。那時在政府求得一職容易得多,而且是終身制的,從來沒有中途易職的。在當時,移民到澳洲也容易。那時的移民被稱為十英鎊英國佬。英國佬是用來稱呼那些來自於英國這個古老國家的行為舉止高傲的英國人。相比之下,澳洲人就隨和得多。

十英鎊就是把我們從歐洲帶到澳洲的所有的船費開銷。我們從比利時出發,在德國的不來梅州乘義大利船「Aurelia」到英國的南安普敦市。到了西班牙時,又帶了一批西班牙乘客,致使船變得非常擁擠。又遭遇了暴雨襲擊,再加上眾多的小孩,隨時都可能會有小孩感染上疾病。我們當時真的感到是一個很艱苦的航行。然而,與現在乘船到澳洲的人們相比,我們當時的航行算得上是很豪華的了。

三週的海上漂泊後,我們到達澳洲的Fremantle(西澳),然後到了墨爾本。那時的移民都必須到Bonegilla。那裏的消費便宜,所以新移民可以呆在那找工作。有些摘水果的工人可以在那裏呆兩年。我決定到堪培拉去碰運氣。一個卡車司機免費帶上了我,把我放在Lyneham。他說:「幾年內,你會成為一個真正的澳洲人」。我當時英語很糟,沒有理解他的話,只是記住了他的聲音。十年後,我才明白了這句話的含義。我,成為了一個真正的澳洲人。

責任編輯:堯寧

相關新聞
澳洲人愛上小型車
新民調:房價上漲對多數澳人不全是好事
來澳「真避難」?六國難民申請全部被拒
澳洲被外媒稱為「民主世界的政變之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