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10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吳英編譯報導)多年來,外來移民來美所從事的工作根據種族不同而異,且有集中在特定行業的傾向。例如來自希臘的移民開餐館的較多,韓國移民多數開乾洗店,來自也門的移民較其他族裔擁有雜貨店的比例高達75倍,說著古吉拉特語(Gujarati-speaking)的印度人喜好做汽車旅館的老闆。而華人移民因早期《排華法案》,只能從事廚師職業,使得後續華人移民也自然而然經營餐館。
美國移民政策研究所今年3月發表報告顯示,美國人口佔世界總人口的5%,但卻吸引了世界移民人口的20%,是受歡迎的移民國家之一。截至2013年,美國移民人口大約為全美人口總數的13%,來自墨西哥的移民最多,印度和中國並列第二。但未來亞裔移民人數將超過墨西哥移民。
移民社會化方式職業選擇
據《大西洋》(The Atlantic)10月2日網站報導,文章說,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近日發表的研究報告,探討了造成族裔不同、從事行業不同現象的原因。兩名經濟學家作者威廉.科爾(William r. Kerr)和馬丁.曼多夫(Martin Mandorff)在報告中說,外來移民社群的社會隔離(social insulation),對不同種族移民的工作業別,扮演相當重要角色,特別是擁有緊密社群力量的族裔,偏好從事自僱的行業。對於需要執照、認證或在美接受教育的工作,確實對外來移民造成進入障礙。
作者發現,移民的社會化方式相當程度地影響移民高度集中特定行業。移民往往喜好群集在一起,與自己有著相同風俗習慣及語言的同類交往或結婚。少數族裔或同化美國社會程度較低的種族,這種現象更為明顯。這種社會化方式影響不同種族的新移民,包括他們來美後的就業及技能,使他們更不容易從事與早期移民不同的工作,反而會更穩固這個種族對特定行業的集中。
舉例來說,韓國男性移民自僱的比例是45%,而全美男性移民整體自僱的比例是15%,報告作者認為,這意味著韓國移民傾向聘僱同族,而且會將事業交給下一代,代代相傳,形成更強大的群聚效應。
17個移民群體創業集中 整體就業集中
這種特殊的社會關係形成非正規的師徒制度,在作者研究的25個移民群體案例中,有17個移民群體不僅創業集中,也有整體就業集中的現象。作者認為,這並不表示這些民族的群聚有助於找工作,而是有助於傳授開辦及運營事業的方法,包括有關稅賦、開辦資金、檢驗等方面的程序或規定,這些經驗傳承可以提供有意進入自僱型行業的人相當的優勢。
外來移民的社會化方式可以解釋這些種族工作集中特定行業的原因,至於造成不同種族集中特定行業的原因,就比較難以解釋。對此,作者在報告中試圖列出部份原因,包括各種族在母國所擁有的普遍技能,以及早期移民來美當時的政策。例如1880年代中國早期移民來美時遇上《排華法案》,當時的美國政府為了保障美國人的就業機會,限制中國移民的工作範圍,只能從事美國人沒有興趣的工作如廚師等,早期來美擔任廚師的中國移民,自然而然地集資合夥投入餐館行業。
作者認為,當代來美的移民所面臨的困難、缺陷及解決方案仍然存在,而各種族為求生存及茁壯所形塑的選擇員工的方法,也將持續。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