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經濟陰影不去 中國東北經濟排名居末

人氣 49

【大紀元2015年01月08日訊】中國東北作為中國重工業區,從2013年開始經濟下滑,2014年前三個季度,東北三省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在中國31省份中排名居末。官媒報導稱,遼寧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趙玉紅表示,這是長期積累的深層次體制機制矛盾集中爆發的結果。

1月3日,全球權威財經媒體《經濟學人》以《重回冰封(Back in the cold)》為題,報導了東北三省——黑龍江、吉林和遼寧在經濟發展轉型中所面臨的問題。

2014年前三個季度,東北三省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在中國31個省中排名居末,其6%的增速較全國水平落後1.4個百分點。其中,黑龍江省以5.2%的增速墊底。

遼寧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趙玉紅對官媒稱,2013年大陸經濟下行,東北經濟增長速度回落可以理解,但下滑速度之快,還是出人意料,這是長期積累的深層次體制機制矛盾集中爆發的結果。

《經濟學人》稱,東北經濟目前面臨三大問題難以解決。

首先是經濟結構的問題。

東北國有企業目前佔到了經濟總量的50%左右,高於全國30%的平均水平。產業結構畸形的直接結果是,過去十多年,中國經濟整體上漸趨平衡,東三省則反其道而行之。2013年,東三省第二產業占GDP的比值從十多年前的47%升至50%,第三產業的比重反而下降了。這和東北經濟發展的要求相反。

2013年,東三省經濟增長中,投資貢獻率升至65%,幾乎是十多年前的兩倍,而全國的平均水平低於50%。

其次,重工業產能普遍過剩。

今年冬天,為緩解供應過剩,東北關閉了約100條水泥生產線。據評估,當地多達一半的水泥產能是不必要的。而建築業占該區域國內生產總值的6%。倚重製造業的投資決策,意味著政府對社會服務投入的減少。

第三,計劃經濟的影響根深蒂固。

遼寧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梁啟東表示,「很多人還沒有真正理解或相信市場的作用。」

來自遼寧鞍山的一名製造業私營企業老闆說,為甚麼東北企業一張嘴就是希望得到政府的幫扶,就是因為政府管得太多、太死。

去年7月,中共中央派遣調研人員前往東北調研。調研結論是,東北官僚主義嚴重,數據造假猖獗。

東北作為中國重工業基地,東北三省的經濟增速一度位居全國前列。1990年以來,由於體制性和結構性矛盾日益尖銳,東北老工業基地企業設備和技術老化,競爭力下降,就業矛盾突出,資源性城市主導產業衰退,經濟發展放慢,與沿海發達地區的差距在擴大。「改革開放」初期,遼寧省GDP是廣東的2倍,而現在廣東是遼寧的2倍;1980年黑龍江省的GDP與東部6省市的平均值相當,現在為東部6省市的46.2%,而人均GDP僅是上海的四分之一。

2003年10月,中共國務院發佈了《關於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該意見確定,增值稅轉型、豁免企業歷史欠稅、國有企業政策性破產等政策付諸實施,但僅僅十年之後,東北經濟再次淪為末位。

責任編輯:劉毅;覆核編輯:姜斌

相關新聞
人民幣匯率再跌破6.23關口
陸媒:2015年一半以上地產商轉行或消失
大陸經濟孕危機  專家預測2015房價大跌
人民幣今年貶值近3% 高盛看衰中國經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